溪黄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峥嵘岁月人民网
TUhjnbcbe - 2023/6/4 21:55:00
北京治痤疮好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图①:老红*李克玉的小*号。图②:会宁县苏维埃*府印章。          图③:红*会宁会师旧址的会师塔。          图④:会师旧址的会师楼。          图⑤:彭德怀留在会宁当地的铜水壶。          资料照片

青砖红墙的会师楼,巍然高耸的会师塔……走进位于甘肃省的红*会宁会师旧址,劲柏傲寒,苍松挺立。

甘肃会宁,一块红色热土。年10月,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冲破数十万国民*反动派*队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艰难险阻,在会宁和将台堡实现胜利会师。

“红*三大主力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甘肃省委*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荣珍说。

铁流汇聚

会师门,过去叫作西津门。“因为红*当年从此门进城,后改名为会师门。”红*长征胜利纪念馆讲解员杨婷说,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红*将士浴血奋战,纵横十余省份,最终实现胜利会师。

“会宁县文庙大成殿,当年,庆祝红*主力会师联欢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杨婷讲解道。联欢大会由时任红四方面**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府、中央革命*事委员会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大会合通电》,并号召会师部队“更要团结一心,互相尊重,并肩作战,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欢呼声冲天而起,回荡在会场上空。

“当晚,会宁城内人头攒动,彩旗飘舞,这座偏僻的小城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杨婷说,县城成了红色的海洋,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这样写道,三个方面*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李荣珍介绍,大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红*三个方面*数万里长征历程的胜利结束。三支主力红*会师西北之际,正是抗日战争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之时,会师后的红*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职责。

现在,在红*长征胜利纪念馆的一角,一份当时的“*员登记表”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表格是手工绘制,*员信息是:李道存,19岁,属于通讯连,籍贯为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红*从会宁离开时,登记表遗留在县城周家大院。为保存这份登记表,当地群众周大勇的母亲把它缝进枕套。年,登记表被周大勇发现后并上交相关部门,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旗为证,因为有*的坚强领导和战士的坚定信仰,红*才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杨婷说。

鱼水情深

红堡子村,隶属会宁县郭城驿镇,年秋开门迎红*,后被授予“支援红*模范村”称号。“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处,是红*会师必经之地。”红堡子村*支部书记齐占虎说,当时红一方面*的同志找到当地民团团长王瀚,希望允许红*进驻红堡子。

“得知是红*,老人亲自迎。”王瀚后人王东良说,王瀚带领村民升起红*旗帜,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不仅热情款待,还捐献了钱粮和枪支弹药。在一份年9月的《红色中华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仅在郭城驿一地,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

“红*将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的用的,按价付款。”会宁县*协原副主席王文汉说,红*进城后,有一些住在百姓家。“他们就在院里搭个棚,席地而睡。”王文汉说,吃喝用度,红*记着账,临走前都付了钱。王文汉珍藏了两枚红*付款用的银圆,曾有人慕名前来,出高价收购,“我说,给多少钱都不能卖。后来我捐给了红*长征胜利纪念馆。”王文汉说。

作风优良一家亲,*的*队得到了会宁人民倾力支持,筹集了大量粮食、钱物。据不完全统计,会宁为红*筹集粮食近万斤,布匹衣物件(匹),还有大批银圆。“全县有多人参加了红*。”杨婷介绍,朱德总司令在离开会宁时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

悠悠祖厉河,浓浓鱼水情。在一次战斗中,一位红*连长不幸牺牲,村民们以最高的礼遇,安葬了这位英雄。多年来,这位连长的坟墓几经迁移,如今位于红堡子村的一处山坡上,墓碑上刻着“红*先烈黄连长佚名之墓”。“大家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也不晓得叫啥名,只知道姓黄,是个连长。”王东良说,逢年过节,总有村民到墓前祭奠,85年来从未间断。

新的胜利

有*史研究者曾这样总结:瑞金是红*长征的出发点,遵义是红*长征的转折点,会宁是红*长征的会合点,延安是红*长征的落脚点。

长征胜利结束,新局面就此打开。

“红*三大主力会师后,于年11月21日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旅及旅两个团,以辉煌的胜利展示了红*会合后的力量。”李荣珍介绍,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会宁,一则“小红*救魏煜”的故事家喻户晓。年10月9日,会宁城门楼前红旗飘扬,*民敲锣打鼓,准备迎接大部队。当地居民魏鸿儒的儿子,年仅3岁的魏煜,跟着贴标语的小红*战士,来到县城西门附近的一条街上。突然,天空传来敌机的轰鸣声,人群四散,炸弹落下。年幼的魏煜,被小红*挡在了身下。敌机飞走,硝烟散去,人们在牺牲了的小红*身体下,发现了得救的魏煜。

红*长征胜利纪念馆里,摆放着这位小红*的画像。“为报恩情,魏鸿儒将小红*葬在了祖坟旁,并立下一条规矩:只要魏家还有一个人,就要永远祭奠这位小红*英雄。”杨婷说,魏煜成家后,给三个儿子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以此让后辈儿孙记住红*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继续长征,也寄托着当地群众的美好期待。“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每年“七一”前后,甘肃会宁的很多*员干部都要再次走进红*长征胜利纪念馆,重温入*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有*的领导,有长征精神,乡村振兴,我们干劲十足。”齐占虎说完,便吼了句村民自编的秦腔,“昔日黄滩绿树阴,盐碱地里能生金”……

《人民日报》(年02月01日05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峥嵘岁月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