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均龙
第十四章
①
开业家仁初试水塌楼老蒋再伤心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蒋世名。只见他摇头摆尾地走了进来,笑咧咧地冲着贾高才说道:
“贾哥,没什么吧?”
“能对我有什么吗?我说的是事实,他们又能把我怎样?”贾高才又得意地夸耀道。
“就是嘛,我也觉得没什么,就那高明、钱中权他们疑神疑鬼!”蒋世名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哎!可惜让魏民活了过来,看来以后你我的日子不会好过,得悠着点。”
贾高才见蒋世名说得有道理,也没有反驳,只是一边嘴硬,一边心虚,他也觉得,跟着这伙人眼前是风光,但从长远来看,还真不是个办法,但他得罪了魏民,已无路可走,只能静观其变。然而,他想得太天真,既然上了蒋世名的贼船,要想停下来谈何容易,这不,蒋世名又花言巧语地请他去品茶,说是为他“压惊”,庆祝他俩重见天日,在享受面前,贾高才是经不起诱惑的!
胡忠、吴能等正在新建楼盘里,向前来购房的客人们大吹特吹其楼之好之妙,胡蝶也在一旁时不时地回答客人提出的技术质量与价格优惠等问题,主客谈论甚洽,时不时地把笑声传出窗外。窗外,汉江枕着粼粼波光,静静地流淌,好像厌倦了这尘世的浮华,少却了应有的奔腾的激情;两岸依旧柳色青青,花草繁茂,河堤与河坝上游人如织,显得格外繁华。客人在如此景致的地方选购住房,有谁能不动心呢?
“汉城海岸”,高明与钱中权两人一边喝茶一商议着宇宙集团的出路问题。这两位*治敏锐感比狗鼻子还灵的*客,感觉将会有一场特别大的风暴,已经开始寻求退路了。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真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呀。这不,两位都没有开腔,各顾各地品茶。最后,高明才说道:
“钱老弟呀,说不定蒋世名最终会成为我们的掘墓者。”
“是呀,我也不是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这个人好大喜功,爱出风头,做事欺上瞒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拿这次这个事情来说,不但没把魏搞垮,反而把你我搞成了组织调查的对象。错就错在,他蒋世名不该去买赝品相送,更可恶的是,他居然忽悠我们,回公司虚报冒领二百多万,这个二百五呀,不但要整死了自己,还会整死我们!”钱中权颇有同感地说道。高明不再说什么,只是在脑子里思考着如何才能尽快地与宇宙集团作切割,但他想来想去,还是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因而一边应付着钱中权的谈话,一边绞尽脑汁地开动机器。
重新上任的魏民更是一颗红心为*,一片赤胆为民,理直气壮大刀阔斧地进行他的改革与试验。因而,他重新启动的土地清查与追收欠款(包括滞纳金、荒芜费、闲置费等)更具有火药味。他常说:“我这个人等于已经死过一次,现在活过来了,在有生之年,就得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这样才不枉来红尘一趟。”他这种大义凛然的气节让那些心中有鬼的人生畏。
魏民带领清收组,又来到了蒋世名的售楼部。蒋世名热情地亲自端茶倒水,一脸堆笑地左右应付,前后应酬,语带恭维地说道:
“魏书记,你亲自来,真是令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早就应该交的款子,却让你们来回跑了无数次,真不好意思。”蒋世名知道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硬顶,于是一改他以前那款爷的盛气凌人,放软身段地说:“其实,你吱一声,我蒋某人就马上派人给您送去。”
“我本来也不想来,但老百姓要生活的使命在身,就不得不多次讨挠蒋总了。既然蒋总如此说,我魏民也就放心了,感谢你们这些企业家对我们*和*府的支持与理解,也感谢你们对我们老百姓的关爱与帮助,我不多说了,那你什么时候兑现?”
蒋世名一看胡春鹃递过来的催款通知单,差点气晕过去,因为那上面足足又多了多万元,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他以为魏民难以实施的什么滞纳金、荒芜费、闲置费等之类,他这才知道魏民确实与他耗上了,真是冤家路窄呀,他此时真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把郑板桥的真迹弄来送给他,他觉得他这一失足真的为自己留下千古恨!他拿着“通知单”,情绪有些反常,这都被魏民那犀利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而就在此时,魏民却说话了:“蒋总,有什么疑问吗?”
“没,没,没,”蒋世名那敢说有,只得顺口说道:“只是这滞纳金、荒芜费、闲置费能不能考虑考虑?”还没等蒋世名说完,魏民就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蒋总呀,这个决定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确切地说,无权改变,它既是国家规定,又是群众要求,谁愿来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既拿国家利益开玩笑,又去得罪广大群众?就是你处在我这个位置你也不会干的,对不?”魏民这一席话说得蒋世名哑口无言,蒋知道他这哑巴吃黄连是吃定了,甚是无奈,因而只得赞成地应和道:
“魏书记说得是,说得是!”但其心里好像是在流血。而这时,魏民又开口了:
“那就办理手续吧!”这一句话可是要动真格,蒋世名再也稳不住了,犯难地对魏民近似乞求地说:
“魏书记,是不是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谈谈?”
“谈什么!?”魏民提高声音分贝地反问,意含不容谈。
“谈谈还款时间和你规定的那些费用?”蒋世名明说了。
“不是我的规定,是国家的规定。时间可以谈,其他就免了!”蒋世名听到这儿,简直是肺都要炸了,但又不敢发作,只得顺着魏民的口吻说道:
“今天,我没那么多钱,能不能先还一部分?”
“可以!不过,你一拖再拖,拖得连我这个催款的人都已经不好意思登门了。俗话说得好,有再二再三,不能有再四。我得告诉你,拖得越久滞得越后,滞纳金就会越多,用你们商人的话来讲,会加大商业成本,也会增加信誉成本,损失会越惨!”
魏民把具体事宜交给了钱中权等人,先行走了。
说实在话,这是钱,不是纸,来得没那么容易,有好多人为了这堆纸拼死觅活地日夜奔忙,甚至“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的。现在要蒋世名一下多交几百万元,那是何等的心不甘情不愿,虽然钱中权也在一边,他也如蒋世名一样——没澈,这正应了高明与他们所说的那句话:“打蛇不死,醒过来就会咬人”,今天,他俩人真是理解了高明这句话的伟大含义。
转眼又是阳春三月,春又把大地抹得透绿,桃花儿点缀满了杨家仁的桃花园。
今天的杨家仁特别激动,也特别高兴,高兴的是他的桃花园企业化终于浮出水面,因为他的“桃园观光+城市休闲式”的“家仁农家乐”开业了;激动的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居然来了这么多领导和朋友,出席他的农家乐开业典礼的有:魏民、张力、钱中权、青春等县委常委;杨家智及杨氏集团的代表;汉县行*事业机关代表;朝阳社区的领导与群众代表;还有他的亲朋好友及附近的群众。场面十分热烈。说实在的,他没打算搞这么复杂,是魏民书记坚持必须要这么做,他说他杨家仁开业的意义远在他农家乐之上,它代表的是朝阳社区、代表的是汉县新农民的思想转化,代表的是新农民在新时代的新追求,也是为汉县甚至为巴市的城市人寻找到一个放松休闲的好路子。这个开业是个展示,也是个宣传。
杨家仁的1棵桃树开了一大片,面积不算很大,但很规则,再加上不远处耿直、郑义的桃树也相继开花,形成了一个遥相呼应的景观,到也受人看,令久居城市的人们突然间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感到特别新鲜。今天,加上汉县**的捧场,整个杨氏庄园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甚至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杨家仁没有花蒋世名那么多钱去开业,但这效果似乎比蒋世名的开业更热闹,更让人激动,更令人留恋。好客的杨家却一个劲地向来宾歉意,因为他准备的五十桌接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今天大家的吃喝,只能随由来宾自己了。
魏民见如此场面也喜在心里,这说明他的深入调查的结论是正确的,更证明像杨家仁这样的群众的洞察力也不是一般水准的,老百姓都能从市场的缝隙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作为汉县,在这个时代也应该寻找到自己位置。因此,他更加急切地想加速实现他的梦想,但前些时期,招商效果不尽人意,却又让他的蓝图迟迟得不到展开,他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最后,他又想到了杨家智。
杨家智最了解他四弟杨家仁了,就他一个兄弟在家守着祖业,伴着婆婆母亲,他不愿接受他的接济,非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看起来还比较快乐,但在杨家智的眼里,那根本不算是生活。每当杨家智看着其四弟乐呵呵的样子,他心里或许是安慰,或许是辛酸,安慰的是四弟至少表面上还过得去,辛酸的是头发都快白完了,依然农民一个,孝顺地守着婆婆和母亲,那是因为婆婆和母亲也不愿离开故土——杨氏庄园。杨家智今天可真是喜在心里,他喜的是他弟辛苦了半辈子,终于找到一个轻松快乐的工作,既能挣点钱改善生活的事业,又为其后半辈子的生活找到了依靠。同时,他还喜的是,从今天的情况看,这种潜在的需求还相当巨大,大有可为,也让他慎重地考虑起过去魏民、曾琴、杨家仁、郑义等人对他的建议。
正在这时,魏民找到了杨家智,撇头第一句话就是:“家智,今天有什么感想?”
“不错,想不到这里面还有大文章。我们做大生意的,往往看到的是面子上的东西,对宏观考虑多,反而忽视了细节。其实,家仁发现的这个市场可以说是惊天之市,又有惊天的兼容性。”
“是呀,它可以根据不同地方,搞出不同特色,”魏民接着说,“可以根据人们的喜好搞出个性化,可以根据经营者的实力,搞成高、中、低档,适合各个层次各种口味的人群。这篇文章太大,内容太多,色彩太丰富。是不是呀,家智?”
“是的,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我今天看到如此盛况,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受人青睐,作为一个企业,我觉得它是一个好舞台;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一个反乳回馈社会的好场所。”杨家智还没说完,魏民抢着说道:
“作为我们**,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平台,也是我们为改变贫穷,过上好日子的好路子!”两人说罢,会心地一笑。接着魏民半开玩笑半试探地说道:
“怎么样?我这儿有九平方多公里,有兴趣吗?”
杨家智一听,也乐了,说道:“何止九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广袤无穷。”
“我知道,你杨家智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在资助、在关心、在回馈朝阳社区的父老乡亲,那也不是治本的办法,能不能考虑一个治本的路子,比如像杨家仁这类的东西,让他们自己‘造血’?”魏民进一步试探。
“嗯,这个值得考虑。”还没等杨家智说完,魏民又抢着说道:
“好!只要有你们这些爱心企业家拱手相援,我们**也不会含糊,一定服好务!”
他俩边说边笑,时走时停,商讨着共同的理想,身后留下一串串笑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