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家云
“把土地交给村里,省心又赚钱,土地集中流转真好!”7月22日,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二组52岁村民陈子云谈起自家土地流转的事,竖起大拇指点赞。
近年来,长槽村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道地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全村迸发新的活力。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1万元。
支部带头集中流转谋发展
“长槽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有着大量的闲散土地。几年前,虽然守着这些资源,但是村民的‘钱袋子’总是鼓不起来。如何让村集体和村民致富,一直是村‘两委’的一块心病。”长槽村*支部书记李永辉介绍。
村“两委”通过反复商讨,召开村民议事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充分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做“土”文章,集中流转村里闲置土地,发包给村经营公司和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让村里的土地升值。
土地流转之初,不少村民持怀疑态度。于是,村“两委”班子和部分*员带头动员做工作流转土地。同时,坚持“砍土分方”、包组负责的原则,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土地集中流转的优势,帮农户算清分散耕种、流转与集中流转的经济账,终于打消了群众的疑虑,最终带动全村多户农户参与土地集中流转。
土地集中流转后,集中连片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效益显著增加。年,全村流转土地亩,整村面积流转率达50%。土地承租价格由分散流转的每亩元提高到集中流转的每亩元,村集体和农户的土地流转收入双双增加80%。
一土多获土地产业双盘活
“我家有8亩田,以前都是种包谷、洋芋,偶尔种点白菜,一年到头除去成本,只能挣0多元,一家人的开销都不够。现在好了,我家每年有元的土地租金,平时还能到村里的药材基地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在黑湾垭大果白三七生产种植基地里,正在除草的村民彭亿兵乐呵呵地说。
彭亿兵口中的村药材基地,是村集体筹资建成的名贵药材白三七种植基地。基地创建之初只有20亩土地,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流转面积逐年扩大。年,村药材产业基地套种面积(林+药)面积达到亩。为进一步提高收益,村*支部请来省州县乡药材技术专家实地“把脉”,决定探索“贝母+厚朴+白附子”“*连+*柏”“白三七+*柏”的套种模式。
药林套种有什么好处?村委会副主任汪银富说:“这是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药园里的树叶到秋天就掉落在田间,腐烂后是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肥料。夏季是林木生长旺季,树叶可以缓解药苗阴度,减少阳光强度,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道地药材,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品质。”
除了村级集体经济药材基地,长槽村还有1家州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10家家庭农场租土地进行生态种植。年,累计为村民提供劳动岗位余个,全村户均增收近1万元。
村企合作拓宽渠道稳就业
土地集中流转实行后,长槽村群众可在产业基地就近就业,但仍有部分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为此,村*支部在与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将“积极使用本村劳动力”写入相关条款。“以村集体经济药材基地为例,村*支部首先就明确,在每年4到10月进行药材管护时,所需劳动力必须使用本村村民。用工需求旺盛时,每天可为村民提供个岗位,平均每年能给群众带来多万元收入。”李永辉说。
此外,长槽村还通过与恩施州魅力硒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劳务合作,积极推荐本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同时开发农村垃圾转运保洁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年,累计为本村名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务工收入近余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