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清江画廊”的美名
相信大家早有耳闻
数千年来,清江滋润着夷巴文明
是土苗两族的母亲河
今天带大家走进大美恩施
探访清江源头
一个叫清江村的地方
探寻那里的脱贫密码
曾经的“臭水沟”十年九不收
全靠几个土豆养活一沟沟
利川,是民歌《龙船调》的发源地。清江宛如一条碧玉飘带,流经利川长阳等7个县市,因其流域山明水秀,有着“八百里清江画廊”的美誉,清江的源头便是清江村。来到这儿只见一股清泉从洞中涌出,流水潺潺,清澈见底。
恩施州利川市汪营镇清江村的*支部书记唐元尧告诉我们,就在几年前,老百姓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会将死猪烂牛全部丢进清江里面,所以之前清江的水非常浑浊。
相传清江源头曾有巨龙奔腾而出,因此,清江村也叫龙洞沟,“八山一水半分田”清江村的耕地面积仅有95亩,32%人口曾处在贫困线下,以前这里可是穷出了名。
尖刀班到底是来斩穷根的
还是来砸饭碗的?
说到清江村的脱贫之路,尖刀班班长驻村第一书记李浩回忆说:“它就像是清江水一样,弯弯曲曲,一波三折,在清江村我做得最多的事,不是去鼓励村民建项目,而是去叫停项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杨世稳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腿右臂,身残志不残的他希望通过养鱼走上致富路,正当鱼塘开挖成型,杨世稳踌躇满志的时候,第一书记李浩居然劝他放弃养鱼,当时杨世稳是气不打一处来。
恩施州利川市汪营镇清江村尖刀班班长驻村第一书记李浩:鱼塘就建在清江村旁边,鱼饲料还有杂草,直接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清江河里,将对清江河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后来得到了杨世稳的理解,但鱼塘停工的消息传遍了全村,“尖刀班到底是来斩穷根的,还是来砸饭碗的?”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尖刀班卯足了劲,千方百计找路子求发展。头顶“清江源头”这块金字招牌,尖刀班想通过旅游产业实现脱贫,于是,他们编写了厚厚一沓项目规划书,准备发展民宿,随后又引进市场主体,投资三千万创办山泉水厂,为此尖刀班倾注了大量心血。
清江不仅是万恩施人的母亲河,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了保护清江,当地实行铁腕治污,规定清江20米内不得修建工业建筑,年6月又出台文件,明确饮用水源地严禁兴办民宿。清江村推进了70%的民宿旅游和山泉水厂两个大项目被叫停。
清江村地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又是水源保护地
水源红线不能碰,生态绿线必须守
两道线框出清江村的脱贫难题
那么,这道题该如何破解呢?
念好“山”字经*连变“*金”
面对挑战,尖刀班转变思路,变限制为优势。清江村地处北纬30度,森林覆盖率达62%,拥有优质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尖刀班从“山”字经里寻找脱贫密码,因地制宜闯出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
利川是“中国生态*连之乡”,尖刀班决定把发展*连作为清江村的支柱产业。说干就干,尖刀班请回了返乡能人,90后的尹超,他家中三代从事药材生意,通过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供销平台合作,这次回乡他准备大展拳脚。
绿色项目找到了,但绿色发展还需稳扎稳打。清江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连,可村民的腰包却鼓不起来,原因就出在加工上。传统加工方式不仅严重破坏药性,让*连卖不起价,而且烟尘大污染环境。
尖刀班就挨家挨户上门宣讲,甚至当起了司机帮忙送货,邀请村民进厂参观,为药农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也给绿水青山当好“守护者”。
第一次看到先进的加工设备,老周被深深触动了。这种环保的中药材烤房,用电力作能源,生物颗粒进行烘烤,使污染“零排放”,而好山好水也能“养”出好产品,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村民杨世稳就是其中的受益人。
恩施州利川市汪营镇清江村村民杨世稳:在村里的帮助下,我现在种了中药材。年收入在五、六万元左右,对这个收入相当满意。
为呵护生态环境,尖刀班可以说是下足了绣花功夫,他们专门请来中药材研究所的专家,推广林下种植技术,真正做到保护性开发。另外,还推行中药材奖补,激发村民种植*连的积极性,实现了保生态促增收的良性循环,为脱贫按下了快进键。现在清江村依靠*连产业彻底翻身,八成贫困人口因此脱贫。
恩施州利川市汪营镇清江村尖刀班班长驻村第一书记李浩:目前中药材的(林下)种植面积从以前的多亩发展到现在的亩。年底、年初,我们全村的人均收入只有三千多元,目前年人均收入已经发展到九千多元。
守住清江源做活“水”文章
好山好水给村民带来了好日子
也让村民更自觉的去守护一方山水
年,村里实行“五改一建”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每户最高奖补9千元
厕改一小步,水源清澈一大步,人居环境也迈上了新台阶。在清江村,很多村民家的卫生条件已经赶上了城里,厕所革命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清江村利用奖补资金90多万,撬动老百姓自有资金多万。如今,村民家家建花坛,争当“清洁文明户”。
现在,清江源围起了护栏,建起了眺望台,有专人管理,还有24小时网络监控,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标准。为了纪念龙洞沟的变化,村民将百年老井命名为“龙泉”,它不仅承载着浓浓乡愁,更饱含尖刀班和村民们的鱼水深情。一江清水两岸青山,清江村现在被誉为“八百里清江第一村”。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去年底,清江村脱贫出列。现在,高速和高铁穿村而过,犹如青山中两条巨龙,带领清江村进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生活不止眼前的温饱,还得村民有底气有奔头有幸福感。
“清江李子柒”深山造寨
直播带货吸引百万网友
现在,清江村村民
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
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她就是张维珍
她不仅把自己的家改造得别具风情
还当上了网络主播,吸引了百万网友
成为了“清江李子柒”
年,张维珍回到家乡。在尖刀班和村民的帮助下,张维珍的新家建起来了,路通了电也通了,还领到了五改一建的补贴款。
清江村上有青山下有泉,最适合种植食用菌。为了回馈乡亲,张维珍把种植羊肚菌的技术和经验全部分享给了村民,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提高羊肚菌的销量,张维珍抓住了直播带货的新风口,当上了一名网络主播。“清江牌”的羊肚菌,她卖出过两万一单的高价。推荐好产品的同时,张维珍还会做美食干农活,直播清江村的好山好水,有超过一百万网友为她点赞。
“招财猪猪”给清江村带来了新活力
网红经济将是清江村
未来发展的新选项和新机遇
在脱贫的基础上,清江村
还计划把村子打造成
“药业产业第一村”
“生态环保第一村”
“乡风文明第一村”
我们祝愿清江村的明天会更好!
走进十座美丽乡村,探寻十条脱贫路径,讲述十组扶贫故事,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扶贫办、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联合推出的《荆楚扶贫印记》全媒体专栏已经上线,追寻精准扶贫的路径,见证荆楚乡村的变迁,让我们共同开启《荆楚扶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