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韵悠长是岳东
作者:梁飞翔
1
踩着金秋的时光,行走于岳东的土地,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身心愉悦。
闻着田畴炊烟,目睹现代产业发展的李子园、玫瑰园、*花园、文化艺术园、红色教育基地、席氏挂面食品公司、学校、儿童、村姑、小媳妇,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些陈旧的记忆和疼痛的伤口遁入时间的背面,使我耳目一新,让我兴奋,让我欣慰。
星星点点装扮在田间地头的新时代漂亮农家院子和城镇化的高楼构成和谐安乐的图画,夜晚乡村和城镇的万家灯火,擦亮黑夜的眼睛。不同时代的思潮在灯火里呢喃时光的延展,用满腔热情温暖人间疾苦,共话岳东的现在和未来,展望岳东的诗与远方。
2
岳东镇,一个有着深远历史的旱码头,青茨垭记录着过往的车流穿梭和人流熙熙。
普通的镇办公楼里一个年轻的班子,风华正茂的八零后们,背负着使命向人民敞开心扉。他们,意气风发地竖起不落的旗帜,向布衣子民交答卷。他们,跟着时光的脚步,和村社带头人共同助推时代前进的车轮,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策马征程、躬身前行,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践行。
古旧矮小的木楼,以摩天大楼的姿势和地位站在岳东初级中学的校园。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苍溪红四方面*强渡嘉陵江战役后后勤保障旧址,红四方面**械修理所。这样的风景不是杜撰的故事,实属罕见。从枪林弹雨里渡江的勇士,捡拾一江的铮铮铁骨,最终铸就一种信仰。长年累月,红色传承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满院春色,任孩子们仰望星辰。
晴日朗月下,《村民公约》为人民站岗放哨。在岳东,那些流浪的灰尘在村规民约的三字经里接受洗礼,违法犯罪在这里搁浅。仅靠公序良俗就可以让人们安心于这片土地,放心生活,这是我作为一个做社会治理职业人最大的欣慰,也是岳东基层社会治理带给我的震撼。这里的平安,有镇上路边那颗古老的*连树作证,它会告诉我们:岳东,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3
人才是根,发展是本,文化是魂。村民自办的书画院、席氏挂面、岳东醪糟等,和着天地间袅娜的炊烟,打捞起漫天的日月与星辰和人间烟火,给发烧的土地贴上一片退烧的膏药。
可持续发展的*花园、李子园和遍地的南瓜、青菜,牢牢抓住生活的本源,让人们抱住生存的根须,不用担心坠入生活的泥潭。
在岳东的这些产业中,岳东席氏挂面和岳东醪糟为岳东所独有。岳东席氏挂面是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岳东行”金秋文学创作采风座谈会后,我们品尝了席氏挂面,都赞不绝口。我对席氏挂面情有独钟,经常邀朋友给我带回,多年吃席氏挂面从未厌倦。现任的四川岳东席氏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给我们介绍说,他是席氏挂面的第四代传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现代的经营理念,希望席氏挂面逐渐走向天下。他说他之所以要继承这份事业,是因为岳东的这手工挂面太好,味道很美,工艺独特,天下难找,一根面就是长长的一挂,且是空心,晾干后切割打包会有10斤有余,希望这份传统的挂面手艺不失传,作为席氏后人,有义务和责任把这种美好传承和发扬光大。他的介绍没有夸张,没有伪饰,平和中带着朴实,朴实中有着自信,自信中彰显了底气。这种底气,来源于席氏传承人和席氏挂面的本真与美好,这是一种文化和善美之灵魂。有这样的魂魄做支撑,席氏挂面不成为天下人民赞美的挂面都难。
我欣慰于这些产业的务实,没有高大上的口号,没有锣鼓喧天的场面,都是实实在在的与地气相接,与人民的腰包相连,构成人们目之所及的目标和希望。我相信在这些瓜果田园和食品产业中,会有爬满故事的伤疤,更会有追逐日月的足迹抵达梦里想去的远方。
在系列的岳东产业发展中,我的内心感受到了岳东的脉动。岳东的脉搏清晰,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疗养,在兴村振兴的今天脱胎换骨,我希望并相信,岳东会上演满城尽带*金甲的好戏。这部好戏中,千万别掺杂那些编造的不着边际的皇家故事。善良本真的岳东,一旦沾染了那些故弄玄虚和无知,就是对岳东真实与美好的自我作践和伤害,就会走向低俗。善美一旦被玷污,便无法挽回。所幸,岳东没有这样的不着边际。
岳东的独特,岳东的美好,就在于它没有伪文化的污染,却有深入人民骨髓的善良和真实,接地气的原始才是最美好的本真。这种真璞之美,是岳东大地傲视苍穹的瞳孔,会把岳东的美好告知世界和苍穹,足以把阳光和雨露注入活跃于这片土地之上的人心。
4
桃李杏柿枣柚橘,房前屋后花果香。岳东的农家基本没有围墙,户外就是田园,农家是田园的点缀,田园是农家的依托。可以在饮茶间歇到房前屋后顺手采摘几个水果尝鲜,也可以在饭前随便去田间地头采摘些瓜果来下酒。我那天就采摘到了很少见到的拐枣,将其泡在晚餐的酒中供作家们品尝了难得的美味。
在青茨村的一户农家,门户外墙有简单的两幅图,一幅是《百家姓》,一幅是《九大碗》。简单的两幅图,彰显的是岳东文化和温暖,意韵悠长。尤其是《九大碗》上一句“喝的是酒,交的是心,炒的是菜,吃的是情”抓住了远来近到者的心,这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这样的氛围是岳东人的一种美好素养,不加点缀,没有矫饰。
这里的农家乐品种齐全,味道独特,地方特色浓厚。经营火锅的农家,鸳鸯锅里煮人生,煮的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一半是生活,一半是阅历;经营中餐的农家,八仙桌上饮烈酒,饮的尽是掏心掏肺的性情,一半是现在,一半是未来。火锅与九大碗的真诚与热情,温暖着人们奔走于家里家外的疲惫,让人们摈弃五味杂陈的心事,把美好放进自己的梦里,乘着风的翅膀,快乐地奔向各自的远方,有能力、有信心、有方向、有目标地去追赶未来的光阴。
从农家乐的格调和岳东自然的农村格局中,我感受到浓烈的岳东温情,朴实、厚道、温暖,有一种“温情岳东,我心归处”的意韵绵绵,也有一种“幸福岳东,我心归处”的兴奋向往,这种感觉是岳东长时间来形成的一种温暖底蕴对人的内心吸引。这种引力,会让人们对岳东产生不离不弃的情怀,让从这里远走的人们对其永远挂念,根植这里的人们舍不得离开,生活在闹市的人们对这里充满向往。
在这种引力中,岳东这片土地和人们的内心是两个轮子,如日月的追逐,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一定会有创业致富故事的频出,会有浪漫爱情的升华,会有万家灯火的祥和,还会有田园安乐的歌吟……
———年11月28日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广元市公安局,二等功臣,优秀警务教官。有诗歌、散文等作品余万字见诸于《南方周末》《四川日报》《星星》诗刊、《小小说选刊》《中国乡土文学》《散文》《散文选刊》《中国西部散文选刊》等30余种报刊。公开出版发行散文集《坚守心灵》《一蓑烟雨》《行走》。作品获“天虎云商杯”散文奖、首届四川公安文学奖、首届广元文学奖、“天然气杯”广元文学奖、广元精神产品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