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华容县各界人民增产捐献“华容号”飞机。
年春,岳阳籍战士在朝鲜战场某坑道外和首长合影。
年6月, 爆发。10月,中国人民 赴朝参战。岳阳人民响应*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积极参*参战,踊跃捐款捐物,为抗美援朝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
踊跃参*赴朝作战
年至年,岳阳境内共有3万多名青年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积极报名参加 ,1.1万余人赴朝作战,其中长眠在朝鲜战场的烈士名。岳阳各地出现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参*的动人场面。平江县冬塔乡70岁农民龚福成有7个孙子,他主动送了5个参加 。岳阳县新湖南建设中学(今岳阳市一中)名学生应征入伍。临湘县有名乡干部参*。华容县有多名县直机关干部和土改工作队员参加 。湘阴县袁杉乡妇女甘瑞英26岁失去丈夫后,含辛茹苦把唯一的儿子拉扯大。在扩*会上,她带头报名送子参*。罗滨乡六村青年周怡发的妻子临产,他做通家人的工作后入伍,离家后的第二天,妻子生了儿子,干部群众纷纷上门道喜,并给小孩取名“建*”。周娭毑高兴地说:“搭帮毛主席,我家光荣之上又添喜。”云凤乡姚长菊两兄弟争着参*,为此还差点打了一架,最后商量好让弟弟参*。
艰苦奋战疆场建功
入朝作战初期,由于敌人掌握了制空权,侦察机不停在头顶上空盘旋,部队白天黑夜都不能生火做饭,战士们吃的经常是炒面、炒米和着积雪。许多交通运输线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遭受破坏,武器弹药、粮食被服等后勤补给严重短缺。有时候断粮了,战士们就少餐少食,或采集野菜、野果充饥。在供应情况稍好的下半年, 全体官兵还响应司令部的号召,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捐给苦难的朝鲜老乡。最苦的时候是严冬。朝鲜北部,气温极寒,最冷时达到零下三、四十度。部队缺衣少被,行*作战往往选择夜间。不少战士冻坏了脚,站不起来了,有的被迫截肢。然而,一切苦难都没有吓退英雄的中国人民 。面对强敌,他们与朝鲜兄弟部队采取近战、夜战、突然袭击、反复拉锯、坑道战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顽强与敌人战斗。
汨罗籍 战士颜双全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我方阵地被敌人炮火炸成焦土,战士们喝水只能到附近的河中去取。许多战士在取水时遭敌人扫射,牺牲在河边。颜双全所在连共有人,最后只剩下32人,其余都壮烈牺牲。战士杨戟峰年入朝参战。由于交通封锁,每天只能窝头野菜,营养不良,加之长时间隐蔽在猫耳洞,见不到阳光,他和战友们都不同程度患上了夜盲症。根据医生指导,他们用松树针煮茶喝,同时到田里捉青蛙生吃,夜盲症得以渐渐好转。在天德山战役中,杨戟峰所在的英雄连消灭敌人多人,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连长杨保山牺牲,全连最后只剩下30多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岳阳籍英雄指战员。吴信泉、邱创成、张平凯、*连秋、徐德操、李元、方之中、裴周玉、李彬山、梁金华、张树芝、吴咏湘、谢福林、张震等14位岳阳籍将*先后担任过 重要领导职务。钟伟、喻缦云2位将*在国内负责新兵编练和*需供应工作。毛光先、朱再保、吕树模、周安定、杨德高、雷甲生等一批战士立功受奖。仅华容县就有人先后荣立战功。
积极捐献支援前线
抗美援朝开始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岳阳人民在自身还缺衣少食的困难情况下,仍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踊跃捐款捐物。至年,境内各界群众共捐钱物折价.7亿元(旧币),支援 购置飞机大炮和其他*需。
与此同时,岳阳境内还掀起热烈的增产节约和爱国丰产运动。广大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界劳动热情不断高涨,大家以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广大农民则踊跃捐献粮食,甚至宁愿全家少食饿肚子也要多交“爱国粮”。湘阴县归*乡长坑村贫农聂玉堂送其孙聂树宝参*后,时常写信鼓励孙儿立功,自己还捐献4石谷,同时在堂屋毛主席像下面写好爱国公约,两边贴起对联:孙在前方抗美援朝,我居家里增产献粮。
岳阳各县重视拥*优属工作,成立优抚工作委员会,做好慰问烈*属、帮助生产等优待优抚工作。不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主动帮助烈*属挑水担柴、打扫卫生。华容县动员3万多名中小学生为烈*属挂光荣牌,送光荣灯,为前方将士写慰问信。
风雨同舟友谊长青
中朝人民在同患难、共战斗中结下了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年7月,岳阳籍 战士廖启富在老秃山战斗中身受重伤。他顺着山道爬了一天一夜,被一位姓朴的朝鲜老大娘发现并救回家。朴大娘亲切的叫他“阿得力(儿子)”,天天给他熬草药洗伤口,把最好的被子给他盖,把最好的饭菜给他吃,而她们自己吃的则是粗粮野菜。在朴大娘一家精心照料下,廖启富的身体逐渐康复。不久,部队派人找到他,归队时,朴大娘一家坚持用担架送他,不料在通过封锁线时,敌人的炮弹呼啸而来,朴大娘见状迅速扑在廖启富的身上,廖启富得救,而可敬可亲的朴大娘再也起不来了。
战争结束后, 启程回国,朝鲜人民夹道相送,一遍遍地高喊“万岁”,并拿着各种土特产,一定要送给 。许多阿妈尼、阿爸吉泪流满面,与战士们久久拥抱,依依不舍。
(供稿:市委*史研究室肖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