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他的一封书信,让多疑的陈友谅深信不疑,乖
TUhjnbcbe - 2023/1/13 21:03:00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陈友谅既陷太平,谋约张士诚合攻应天。太祖欲其速来,破之。知茂才与友谅有旧,命遣仆持书,绐为内应。友谅大喜,问:“康公安在?”曰:“守江东木桥。”使归,太祖易桥以石。友谅至,见桥,愕然,连呼“老康”,莫应。退至龙湾,伏兵四起。茂才合诸将奋击,大破之。

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大战之际,康茂才凭借给陈友谅的一封书信,说自己给他做内应,就让陈友谅深信不疑。

两人相约,老康给陈友谅做内应。于是,陈友谅按照约好的行动路线,乖乖钻入朱元璋给他设的圈套中。

那么,康茂才何许人也?

陈友谅是何等多疑残暴的一个人,为何仅凭一封书信,陈友谅就对康茂才深信不疑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康茂才是怎样一个人物,《明史》上的这样说的: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祖遣兵数攻之,茂才力守。常遇春设伏歼其精锐。茂才复立寨天宁洲,又破之。奔集庆,太祖克集庆,乃帅所部兵降。太祖释之,命统所部从征。明年授秦淮翼水*元帅,守龙湾。取江阴马驮沙,败张士诚兵,获其楼船。从廖永安攻池州,取枞阳。太祖以*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从《明史》中,我们得知,康茂才原本是为元朝朝廷效劳的,收复过九江,消灭了*连寨,镇守采石等地,曾经官至都元帅。

朱元璋和康茂才有过几次交手。之前,康茂才多次打败朱元璋,后在一次战争中,被朱元璋擒获,朱元璋并没有杀他,而是任命他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自此,康茂才开始效忠朱元璋。

康茂才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再来看,朱元璋给陈友谅设计圈套的战争,背景是什么呢?

太平失守,陈友谅要攻打应天之时,朱元璋想出一个计策,阻止陈友谅到达应天,想让他进入龙湾。

当时,陈友谅是强大的,强大到无法战胜,强大到朱元璋身边的谋士,都建议他弃应天而逃。直接在应天和陈友谅交手,那是以卵击石,这点,朱元璋很清楚。

所以,朱元璋选定龙湾,作为这一役的主战场。

那么,怎样才能让陈友谅放弃自己的优势水*,改为陆战,来到龙湾呢?

这时候,康茂才上场了。

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相识。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水路进攻。他守卫江东桥,到时,可以把木桥挪开,让陈友谅的水*,直抵应天城墙下。

就这样一封信,陈友谅深信不疑。按照两人的约定,陈友谅来到江东桥,却发现这是一座石桥。这时候,陈友谅恍悟,上当了,这里很危险,必须离开。

于是,陈友谅选择改去龙湾登陆,乖乖钻入朱元璋给他设计的圈套中。结果可想而知,陈友谅*队自然大败,伤亡惨重。陈友谅挤进一只小舟中,仓皇而逃。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陈友谅是一个心狠手辣,没有道德,不讲义气,胆大妄为的人,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可是,为什么,康茂才只是他的旧相识,仅仅凭康茂才的一封书信,就让多疑的陈友谅深信不疑呢?

也许是陈友谅的这次表现,太过怪异,违背常理。关于这个问题,《明史》《明太宗实录》等史料,都没有任何记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编写的《朱元璋传》里,也没有任何说明。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是这样分析的:

“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两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康茂才是一个双面间谍,原本投降朱元璋,就是陈友谅安排的,只是陈友谅并不知道他真正投靠了朱元璋,所以,陈友谅才会这么相信他。

这个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具体情况是什么,不可而知。可《明史》中,并无记载,康茂才是陈友谅手下大将。

康茂才在投降朱元璋之前,他是为元*府卖命的,并不是陈友谅的手下。

朱元璋和陈友谅是反元的,而康茂才是为元*府效劳的。

在这些起义*中,很多农民领袖没能抵挡住元朝*府糖衣泡汤的腐蚀,而被招安,即便是朱元璋,也曾经与元朝有过联系。

只有陈友谅,从头到尾,反抗元朝*府的统治,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所以,康茂才不可能是陈友谅手下的大将。

那么,康茂才和陈友谅的关系,应该只是旧相识。

既然康茂才不是陈友谅安插在朱元璋身边的人,那么,陈友谅为何这样相信他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康茂才的这封书信,写得合乎常理,无懈可击,打动了陈友谅,让陈友谅找不到任何漏洞,选择了相信他。

此时,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实力,一目了然。前面也说了,陈友谅强大到差点让朱元璋弃城而逃,幸亏有刘伯温的坚持。

陈友谅成立了大汉国,可以说,陈友谅是一个皇帝,而朱元璋呢?仅仅是一个土匪,或者草寇。

康茂才的信中,肯定阐述了对陈友谅的景仰和钦佩,希望自己能在陈友谅*队前程似锦,也肯定无限愤恨的宣泄了对朱元璋的不满,对朱元璋*队的失望。

这些话,情真意切,说到陈友谅的心坎中。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对陈友谅来说,这样的理由,是再正当不过了。

他可以为了成为第一重臣,杀掉一直提拔赏识自己的老师倪文俊,可以为了权力,杀掉自己的老板徐寿辉,自己篡位当皇帝。

所以,康茂才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朱元璋,改投到自己麾下,陈友谅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他才选择了相信康茂才。

只是,陈友谅想不到,这世间,有忠诚和信义在。

虽然康茂才降了朱元璋,似乎他并不是一个忠义之人,但陈友谅低估了朱元璋的人格魅力。

陈友谅不是败给了朱元璋,而是败在了自己手中。他的背信弃义,他的心狠手辣,让*中的所有士兵,没有了信仰和信念,这样的*队,注定是一只没有战斗力的部队。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的一封书信,让多疑的陈友谅深信不疑,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