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题记
顺德*企合力,改善鲤鱼沙岛生态环境,昔日荒岛如今变成生态绿岛。
在顺德水道勒流见龙段,一个名为“鲤鱼沙”的河心岛显得独具一格。远远望去,一片绿意盎然,高大的榕树、繁茂的构树等映入眼帘。登岛近看,环岛护城河内栽种大片竹林,成千上万只鹭鸟聚集于此,发出的“嘎嘎嘎”叫声犹如动听的大自然交响乐,它们或飞到天空翱翔,或停在竹子顶部翩翩起舞,或徘徊在水面嬉戏捕食。
如今的鹭鸟天堂,昔日竟是一片荒芜滩涂、杂草丛生的景象。蝶变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近年来,顺德区、勒流街道严格落实《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指引》要求,加强对鲤鱼沙岛生态修复工作的规划编制、监督巡查,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企同心同力推动岛屿形成“一环、一网、多岛”的总体稳定生态系统格局,打造一片植被丰富、百鸟栖息的净土。
*企发力昔日荒岛今变生态绿岛
鲤鱼沙岛辖属勒流勒北村,面积约36.5万平方米,岛屿岸线长度为米,是一个泥沙冲积型岛屿。早些年,有村民上岛耕种或养鱼。48岁的勒北村*委书记廖永昌在年轻时曾上岛帮亲友收割甘蔗。他说,由于岛上堤围较低矮,每遇到5年一遇的洪水,全岛基本漫顶,农作物也被水淹没了,加上登岛不便,久而久之,村民们便不再上岛耕种,仅剩下数个鱼塘。随着人类活动减少,岛上逐渐变得荒芜,很多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地势越发低矮,生态系统亟待修复。
年,经村民表决同意,村委会将鲤鱼沙岛租给一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情怀的顺德企业家。“当时签合同就要求一定要把岛屿作生态环境保护的用途,不能用以开发建设,双方想法一致。”廖永昌说,年起,所有农耕作业停止,通过人工挖掘水系的方式将地块形成9个小岛,且岛与岛之间水体连通,形成网状水系,并挖通水系与外围顺德水道相连,形成循环系统。同时,在供水、供电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完善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并修建码头,在岛上铺设环岛水泥路面。
由于岛屿处在河中央,防汛问题丝毫马虎不得。相关部门协同参与企业一起在岛上加强三防能力建设,将挖掘水系的沙土用来筑高堤围,形成周边一条有二级基础的堤围,并新建1个水闸,有效解决堤围安全问题。
为改善生态环境,岛上种植超过种的本土植物,主要为竹类、乔木类和水生植物,包括毛竹、翠竹、小叶榕、水杉、芦苇等。岛内还有大量的野生草本植物和岭南果树。据统计,如今岛上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
鲤鱼沙岛吸引大批鹭鸟、夜游等鸟类栖息。
鲤鱼沙岛是顺德区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试点岛屿。一直以来,顺德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鲤鱼沙岛的生态修复工作,加强规划编制。顺德区治理办、勒流街道办积极牵头对鲤鱼沙岛开展环境评估,系统掌握岛上种养殖及临时建筑物数量、人口数据、动植物种类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岛一策实施方案,落实岛长工作方案,清理岛上多处违章建筑及沿线生活垃圾。同时,区、街道相关部门做好与承租企业家的沟通,减少人为干扰岛内动植物生长,落实生态功能严格保护措施,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禁止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或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
湿地生态环境丰富吸引上万鸟类栖息
经过多年生态修复,鲤鱼沙岛内植物群落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白鹭、夜游等30多种鸟类不请自来。竹林外的水系则形成护城河,筑起一道保护屏障,阻止捕猎者和外界干扰。岛中水域内有大量鱼虾,早期以投放为主,吸引鸟类捕食,后来转为自然繁殖,形成良好的生态链。如此一来,一个屹立在河中央的“鹭鸟天堂”已成形,营造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据勒流街道办粗略统计,如今在岛上栖息的鸟类数量超过一万只。
日常,承租方聘请4人管理团队,对环境进行管养维护,守护岛屿。70岁的勤叔在岛上工作已超过10年。每天,他都会绕着环岛水泥路巡逻,清扫落叶垃圾,一路上榕树成荫,鸟叫声不绝于耳,“每逢夏日傍晚,就能看见百鸟归巢的壮观景象。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下工作,多么幸福。”
鲤鱼沙岛生态环境的改善,无疑让所属勒北村村民倍感振奋。廖永昌说,他每年会登岛10多次,了解管养情况,每次走在林荫道下,使人犹在天然氧吧,心旷神怡。就算在夏天,在岛上都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清凉。村民梁先生也认为,如今岛上处处皆景,让人流连忘返,同时这也成为勒北美丽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突出亮点。“村民们现在一讨论到鲤鱼沙,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我们很自豪,其他村居也羡慕我们有这样一个岛。”梁先生一脸激动地说。
实际上,距离鲤鱼沙岛最近的村居是扶闾村见龙村民小组,村民崔叔对岛上的变化了然于胸。他说,每天清晨早起,走到河边散步,总能看见数十只鹭鸟在上空盘旋,画面美不胜收,“因为距离比较近,岛的环境美了,空气好了,我们也直接受益,带动村环境的提升”。
强化岛屿生态保护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河心岛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鲤鱼沙岛位于生态敏感区,且前来栖息的鸟类对环境也非常敏感,虽然在各方努力下,岛屿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进一步稳固整体生态系统、继续提升环境质量,成为下一步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顺德区治理办表示,下阶段将按照“一岛一策”方案,进一步落实鲤鱼沙岛的生态修复方案,对已经清理的违章建设要加快覆土复绿,加强岛内及岸线垃圾清除,强化建设管控,杜绝新建构筑物,并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包括活化工作机制、落实岛长责任、压实部门及镇街责任、定期巡岛、加强对岛屿生态环境的日常监管等。
经过多年生态修复,绿意盎然的鲤鱼沙岛成为鹭鸟天堂。
结合该岛实际,相关职能部门将引导承租方进一步强化岛屿生态保护,提升植物多样性、生态性,完善湿地群岛,改变现状城市化植物配置,并可适当抽疏树种,分区形成植群,增加中低层乡土植被,改造成疏密有致、生态复杂的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采用分层植被,在植物选择上更多考虑吸引鸟类树种,适宜鸟类觅食、筑巢,创造具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和隐蔽条件。
勒流街道办事处主任谭逢显表示,结合顺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勒流计划将距离鲤鱼沙岛最近的见龙工业区进行改造,不再用于工业生产,改为复垦复绿,村民也很支持,已表决通过改造方案,预计年内启动改造工作。借助鲤鱼沙岛的示范引领作用,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变一处美为处处美、整片美。
此外,顺德区治理办将牵头探索对岛内生态环境实施长期监测,以3~5年为周期开展,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中长期的监测反馈,并定期开展生态评估,形成检测报告白皮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扎实做好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
对话长岛
勒流街道办事处主任谭逢显:深度治理推动河心岛连片打造
佛山日报: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河心岛也分布在不少地方。作为镇级岛长,如何加强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
谭逢显:按照《顺德区全面推进河心岛岛长制实施工作方案》,加强巡查,每个季度登岛1次,了解植被群落成长情况、鸟类栖息环境、有无外人前来干扰等情况,检查岛上有无新增违章建筑,针对已拆除的违章建筑,要求管养人员要加快复垦复绿进度,并安排街道城管、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等职能部门跟进情况,及时汇报和开展“回头看”检查。在汛期,必须登岛检查防洪设施,确保堤围和人员转移安全。
佛山日报:在你看来,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与河流治理如何有机结合?
谭逢显:鲤鱼沙岛位于顺德水道,这条水道沿线设有取水口和水源保护区,在下游还有顺德区唯一的国家考核断面——乌洲断面,如此可见,保障好岛屿周边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鲤鱼沙岛一直无工业生产,整体植被丰富,形成湿地生态系统,并挖通了与顺德水道的联系。岛上的水在湿地环境下层层净化,定期回到顺德水道上。得到净化的水,有助于稳定外围顺德水道的水质。换而言之,这也是一种用自然的方式推进河流治理。
佛山日报:在落实岛长制工作中,下一阶段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谭逢显:勒流一直给外界的形象是工业重镇,但除了工业外,勒流也是顺德岭南水乡的典型代表,小桥流水等元素在村居均有体现。每次在岛上巡查,我都会思考,如何结合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抓好勒流生态文明建设。其实,鲤鱼沙岛就像一颗明珠撒播在顺德水道上,形成了顺德独特的岭南水乡风貌,这已经成为一个示范。接下来,勒流街道将以鲤鱼沙岛生态修复为起点,围绕顺德水道勒流段,系统规划整个片区打造生态滨水景观,目前在*连至江义段已启动建设一个滨水生态公园。
文
佛山日报记者朱朝贵
图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符诗贺
制图
佛山日报罗灿
编辑
佛山日报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