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个故事先
《晋书·乐广传》记载:
乐(yuè)广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
有一段时间,这个朋友一直没有露面。
乐广十分想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原因。
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好意,十分不情愿的饮下了酒。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
乐广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看朋友又不象是在说假话。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回到家中,他仔细查看,分析原因。
左看又看,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
心中一个念头闪过:难道是这张雕弓在捣鬼?
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象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
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乐广再次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
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杯弓蛇影”的来历。
故事展示了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有时会对外界产生错误的感知。这种感知会印在脑海中,引发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反过来又会引发身体不适。身体不适又加剧心理反应。而要消除身体之病,则需根据“心病还需心药医”的原则,要从打消心理疑虑入手才行。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焦虑症的一种方法。本文仅仅是学习此方法的一部分(视频)笔记。听完全文三个视频约需28分钟。01
森田疗法的历史与简介
1、“森田疗法”又叫禅疗法、根治的自然疗法。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创立,取名为神经症的“特殊疗法”。年,森田正马教授病逝后,他的弟子将其命名为“森田疗法”。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强迫症、社交恐怖、广场恐怖、惊恐发作的治疗,另外对广泛性焦虑、疑病等神经症,还有抑郁症等也有疗效。
2、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室的结论,而是来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3、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说。
发病=人格因素+诱因+精神交互
02
哪些性格原因导致焦虑症?
1
偏内向,爱内省
2
理智、敏感、爱担心
3
完美主义、理想主义
03
精神交互作用介绍
精神交互作用的情形往往是这样的:一旦焦虑症患者体验到某种不适,他们很容易把这种不适看成异常的、病态的或者不好的,从而产生恐惧和不安,极力想要摆脱“不适”,这样反而使他们更要留心注意自己是否有这种不适感受或行为,越留心注意,感受就越明显,随着这种彼此促进的过程,不适感觉或行为便逐步加强,乃至固定成为长期症状。
观点
活在当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本文部分图片与视频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用,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人生有缘才相遇扫码相识更有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