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首波游客强势来袭
TUhjnbcbe - 2021/1/7 12:50:00

2月3日,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继冰雪尘封融雪后,迎来首波游客!

为感谢首波游客的到来,园方为游客准备了人手礼。并为游客送上暖暖的溪*草茶!

数日前,阳山地区突遭年第一场雪的洗礼,尤其是地处海拔多米的东山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基地,俨然成了冰雪世界!

由于冰雪尘封数日,致使七彩油菜花未能如期盛开。游客们依旧热情不减!在导游的带领下,观赏园区中的历史文化古迹。从A区到C区,各个文化古迹充分展现了园区内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天然“山”字

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字来源的书——《说文解字》,源于汉朝。书中阐述了古人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法来创造汉字,总称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是“造字法”,会意、形声是“组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鬼斧神工的天然“山”字,既是以象形“造字法”形成!

韩愈农耕古道

韩愈被贬为阳山县令期间,到东山视察。东山的耕种环境非常恶劣,韩愈于是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教授给当地百姓,让当地百姓由过去以狩猎采集为生转变成农耕生产为主,这条农耕古道乃是当年韩愈带领村民修建而成。

九分石头一分地

阳山属于石灰岩特困地区,而东山更甚,村民耕的是石缝地。这些从石头缝中开出来的土地,以“窝数”进行计算,窝算一亩地,占去了半个山坡。曾有一则笑话:某村民上山整地,汗流浃背干了半天,收工时再次统计成绩,将整过的若干地块数来数去,还是比原先算的少了一块。奇怪哦,还有一块地去了哪儿?原来,是一顶竹斗笠把那块整好的地盖住了。印证了“九分石头一分地”的来由。

韩愈古渠

韩愈被贬官阳山,没有消极应对。他不但带来中原先进农耕文化、农作物优良品种,力劝百姓改变生产方式,还指导大兴水利建设。整个东山不仅田地少石头多,而且有不少村庄“吃水贵如油”。因而铺石道、修水渠、筑山塘、建储水池,韩愈以此作为造福当地百姓的要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块砌成该古渠。很好地造福了当地的百姓。

韩愈养生潭

东山不少村庄“吃水贵如油”,但此潭一年四季水源不断。潭水从地下深层花岗岩断裂带漫涌而出,清甜可口,凉心透肺,而且富含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传说韩愈贬谪阳山第二年盛夏,天气酷热难耐,就来这里避暑。因平日公事繁忙,加上亲民常一起吃火烤食物、畅饮清酒,某日韩愈突感乏力倦怠,伴有鼻头发红、食欲不振、略感腹胀等现象。幸遇民间一位蔡姓中医,给开了一剂凉茶方子,韩愈用此潭水煲服半个月后,不但身体毛病全消,而且脸色红润许多,还觉得神清气爽了。故此潭被称之为“韩愈养生潭”。

韩愈石庐

此处断墙残垣,曾是古代山民的居所;荒芜的石庐曾是韩愈住过的地方。当年韩愈和山民一起披荆斩棘,开山凿石,土法上马,用山石垒砌、杉木构架、树皮盖顶而成。据说区册、区弘、窦存亮、刘师命等青年学子,曾在石庐听韩愈讲《诗经》《书经》和圣人有关仁义的学说。几人畅谈人生,忘却身外事,逍遥自在!

韩愈读书台

韩愈读书台——左右两边的石壁如屏障般竖立环抱,后有弯曲的水渠和亭亭翠竹,清雅幽静。据说当年区册、区弘、窦存亮、刘师命等青年学子,不仅在石庐听韩愈吟诗论道,也常跟韩愈来这研习儒学,为先生磨墨牵纸,看先生题诗作文。韩愈对眼前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人挟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尤其喜爱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一起过这种清心适意的生活。

七彩油菜花与李花观赏区

李花与桃花几乎同时开放。众人曰“李白桃红”,把李花排在了桃花之前,但一身雪白的李花,却远不如灿若云霞的桃花,因热闹喜庆而为人们所喜爱赞赏。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字与李花很有缘。据说李白一生下来,就长得白白胖胖的,但父母数年仍未为其取名。一天,李白一家在院子里赏景,面对大好春光,父亲提议说:“我们来写诗联句,可好?”说完,他闭目捻须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绽金吐银谁先来?”母亲明白丈夫的用意,是想借此机会来考考儿子的才智,就接着吟道:“火烧杏林红霞落。”便示意李白接出下句。李白直指院里盛开的李花,脱口吟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翠竹幽兰谷

竹子,有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唐代诗人元稹曾作《新竹》诗:“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这首诗用新竹生长的情况说明竹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坚强正直的气节。

在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唐朝,兰花深得帝王重视,进入了宫廷和文人墨客之家。从此,唐代一大批诗人纷纷咏兰,赞美兰花的芳香和高贵品格。唐太宗李世民曾作诗《芳兰》:“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以此赞咏兰花。

这里不仅有翠竹、幽兰,尚有一个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溶洞,加上峭壁下敞亮的天然洞口,置身于“三位一体”的环境氛围,可谓别有洞天!

韩愈沐浴潭

沐浴,今天叫洗澡。但是在古代“沐浴洗澡”四个字是各有所指的。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现存有关沐浴的文字记载起于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金文。韩愈当年被贬阳山在此山泉浴池沐浴时,曾作词《县斋读书》,“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护生泉

中国古圣先贤很有智慧,早就倡导“爱护生命、万物和谐”,告诉人们要用爱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阳山被列入省或国家保护的动物就有水鹿、大小灵猫、狗熊、短尾猴等。当年韩愈来到东山避暑时,他慈心爱民,为方便过往行人解渴以及山里动物饮水,就和当地山民在这泉眼处修筑了一口井,后人感恩将其命名为“护生泉”。

桃花观赏区

千姿百态的鹰嘴桃树,迎春吐蕊,粉红的桃花挂满枝头。桃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对象。古诗有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情此景,美哉!

怀抱石

“怀抱”的基本解释有三种:一指胸襟;二指抱负;三指抱在怀里。三国时魏国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妻子牵衣袂,落泪沾怀抱。”唐代元稹《哭崔儿》诗:“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宋代苏轼《哭干儿》诗之一:“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生命之源

一滴甘泉,凝聚自然之力;万物滋长,赖于生命之源。东山过去是原始森林,常有飞禽走兽出没,云蒸雾绕,奇峰异石,巍然壮观。而那汨汨甘泉经地壳岩层循环、溶滤后,就从岩石的裂缝中渗流而自然涌出。俗语言:上善若水,女人似水,随圆就方。人和动植物与水的关系始终是千百年来与自然相生的著名命题,“生命之源”充分展示出远古优美自然生态的勃勃生机!

绿野仙踪

这里是神奇的土地,这里有沧桑的诉说。有诗赞叹:远古蛮荒数东山,绿野仙踪总盘桓。曲道悠悠羊蹬峡,林海莽莽虎啸涧。石怪峰奇花灿灿,桃红李白水潺潺。农耕文明惠百姓,韩愈爱民是好官。

中国古典小说《绿野仙踪》,是清乾隆年间,喜欢谈鬼说怪的李百川在四处奔走、历经艰苦挫折的生活旅途中,花了九年时间编写而成。《绿野仙踪》文学成就卓越,对传统的神魔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融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为一体。文史大家郑振铎先生更把《绿野仙踪》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代中期三大小说。

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导览图

不容错过

在年的春天看花海

首选清远阳山——

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

交通指南如下

园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粤北行十里花果生态园首波游客强势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