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冬季野菜概述
尽管冬季尚未结束,一些早春野草如荠菜、蒲公英和车前草已提前开始生长。这些野草中,不少是农民朋友们钟爱的野菜,它们已在田间地头悄然现身,引得人们纷纷采摘品尝。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一种生长在水沟边的野草也崭露头角,它或许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却拥有着不菲的价值。这种野草,便是被誉为“黄鳝菜”的溪黄草。
?溪黄草的介绍溪黄草因其生长环境和分泌的黄泥巴汁液而被称为“黄鳝菜”。在我们老家,它主要因为这两个原因而得名:其一,它偏好生长在河边、水田边、水沟里以及小溪边等潮湿环境中;其二,当你采摘这种野草的茎叶并揉碎时,会流出如同黄泥巴般的汁液,而这与黄鳝的生活习性及皮肤颜色颇为相似,因此,我们便形象地称其为“黄鳝菜”。
实际上,溪黄草的学名是溪黄草,属于唇形科香茶菜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薄荷有些相似但叶子更为粗糙,表面覆盖着微小的绒毛。初次接触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它脏兮兮的,毕竟它偏爱生长在水沟等潮湿之地,且揉碎后会流出黄泥般的汁液,满手都是“黄泥巴”。然而,事实上,溪黄草并非如此,它反而是一种散发出清新香气且价值连城的野草。
02溪黄草的价值
?美食与药用价值溪黄草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美食价值上,更在于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在幼嫩阶段,溪黄草的幼苗可以作为一种美味的野菜,无论是用于煲汤还是炒食,都能展现出其诱人的风味。然而,在采挖时需格外小心,以免损坏其茎和叶,因为溪黄草的营养精华都蕴藏在它那黄泥般的汁液中。此外,溪黄草还被誉为“土黄连”,其药用价值堪比黄连,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等功效,长期以来一直被民间用作抗肝炎草药,且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国内已研发出十余种溪黄草制剂。
?传统与现代应用是不是没想到,那水沟里不起眼的野草,竟能蕴藏如此高的价值?在我国的广东地区,许多老一辈的农民都深知溪黄草的妙用。他们常将新鲜的溪黄草洗净后用来煲汤,如“溪黄草猪肝汤”和“溪黄草鲫鱼汤”等,这些汤品不仅色泽诱人,更是被赞誉为对肝脏大有裨益。在确保识别无误的情况下,溪黄草被视为一种珍贵的煲汤材料,且在南方的农村地区,溪黄草随处可见,若是有兴趣,不妨亲自采摘尝试。但需小心,与溪黄草相似的野草众多,采摘前务必取一片叶子揉碎,确认流出黄泥汁后再行采摘,以免误摘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