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这一唇形科植物,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岭南地区广受应用。它生长于溪边、沟旁或山谷的湿润之处,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尤以翁源、阳山、饶平等地的栽培为多。夏秋季是采收的时节,采收后需晒干以备后用。
溪黄草的性状特征鲜明,其线纹香茶菜长30至80厘米,直径0.4至0.8厘米,茎呈方柱形,表面覆盖着柔毛和腺点。叶对生,纸质且易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圆形或阔卵形。而纤花香茶菜作为线纹香茶菜的变种,其叶片形状和颜色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选购和储存溪黄草时,应选择叶片多、色青绿且无花的为佳,并置于干燥处以保持其药效。其性味苦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腹胀肋痛等症状。
然而,孕妇、儿童及老人等特殊用药人群在服用前需咨询专业人士,以免因服用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或影响病情。此外,溪黄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常用于食用,其食用方法多样,为广东各地的美食增添了一份独特风味。
2.溪黄草茶取溪黄草约0克,放入杯中,用少量开水冲洗后倒掉,再加入开水,焖泡约5分钟,即可享用。此茶具有显著的清热利湿功效。
3.溪黄草汤将溪黄草30克、枸杞35克、麦冬35克与克瘦肉一同煮汤,煮好后服用。此汤不仅美味可口,还能解酒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