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 [复制链接]

1#

1,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思邈)

此语强调了问诊的重大性,应置于望,闻,切诊之先,清陈修园在张景岳的根基上归纳出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宿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看来,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病人也应主动合做医师,让医师控制尽也许详细的材料做出精确决断,免得误诊错治。就如张景岳所说:诊病不问肇始,忧急饮食之失节……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2,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程杏轩)

此语是遵循小便的涩,通与否揣摩病情轻重。重要在于肾的气化性能是不是寻常。也直接注了然肾性能的重大性。

3,凡欲察病者,一定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一定常顾胃气。(张景岳)

此语强调胃气的重大性。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赖胃气生,药赖胃气行。

4,肺虚易咳,胆怯易惊,脾虚易泻,肾虚易遗,肝虚不宁。(张秉成)

此语归纳了五脏虚衰所易涌现的主证。

5,胃强脾弱,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而纳少。(林佩琴)

此语指出脾胃性能之异,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强脾弱时,胃能消谷而脾失健运,则便稀,脾强胃弱时,脾能运化而领会饿,却胃纳艰辛吃的少。临证时当细心分辩。

6,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东垣)

此语指出脾胃的重大性。脾胃为灵魂之本,后天之本,脾胃伤则灵魂衰,灵魂衰则百病生。此为李东垣内伤学说的重要论点。

7,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素问)

张景岳亦指出凡诊病施治,一定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医道虽繁,一言蔽之,阴阳云尔。

8,外感头痛,常痛不停止,内伤头痛,时做时止。(顾松园)

展现了头痛的爆发特色,判别。

9,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

展现了真假两种昏倒的病因病机。

10,肝风飞腾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布满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

此语分述了肝风与痰浊两证的病因病机。

11,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叶天士)

阐述斑疹的病机中心。

12,有汗之烦躁,里证也,宜清热,无汗之烦躁,表证也,宜散表。(秦皇士)

以有汗无汗判别烦躁内外属性。

13,阳虚自汗必恶寒,炎热自汗必炎热。(李用粹)

1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尤在泾)

15,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张景岳)

珍视真阴和肾脏的效用。张景岳倡议阳非足够,阴常不够。虚损所伤精气皆为真阴所化,末了必伤真阴,五脏所伤,末了必致使肾脏亏折。

16,善用补者,补中有开。(李冠仙)

是说补要补的矫健,不呆不滞,要在滋养药中伍以少数理气活血之品,则可增进气机调顺,血流贯通,此即补中有开之意。

17,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前途。(周学海)

此语展现了一条重大的医治绳尺。治病攻邪须使邪有前途,闭门留寇向为医家大忌。治病当视病势所趋,因权势导,表证之透达,水气病之渗利,阳明里实之占有,均为使邪有前途。

吴又可:‘*连性寒不泄,只可制热,不能泄实,若内有实邪,必资大*以泄之。若徒以*连清之,反将热邪遏住,内伏益深。

18,初治之道,法当猛峻。中治之道,法当宽猛并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王好古)

指疾病的初中末三期治法不同。早期新感外邪,当以疾利之药去之,中期病非新非久,当养正祛邪,兼而治之,末期法当宽缓,药性平善,养血气安中,养正多而邪气自去。

19,补血当中兼以活血,乃善用补者也。(张元素)

20,每加行血药于补剂中,其效倍捷。(周学海)

均为补中有开之意。周学海以为病后头绪当中,必有瘀血,若不铲除,回生之血不能流利,灵魂终不能复。

21,霸道无近功,多用自有利。(叶天士)

霸道指调理浩气。此语是说补虚之法须要稳重疗养,假以光阴,希求速效是弗成能的。张景岳“补弗成以求速效”也是此意。

22,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蒲辅周)

气秘密调顺,血行贵和利。补气需伍以理气之品,补血须配和血之药。……也是补中有开啊,看来历代医家对补中有开的珍视。近似的话有不少,之后不再提了。

23,善疗养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李冠仙)

强调补虚应轻重得宜,注意适应人体朝气,绝非越多越好。

24,治病以理气为先,而用药以通络为主。(韦协梦)

强调了治病必先携带气血的重大意义。人以气血为本,气以通为顺,血以和为贵。治病要以理气为先,就像大众文学之内功疗伤,须要买通经脉,使经气循行无碍,则内伤悉愈,而用药当以通络为主,络通而使药能尽其功。就如四正人必用茯苓,四物汤必用川芎,地*丸必用丹皮,泽泻。皆为通络之用。

25,治肥人之热,虑虚其阳,治廋人之热,虑虚其阴。(喻嘉言)

表现因人制宜的绳尺,由于体质不同,治法有所不同。肥人多痰,多为阳虚体质,廋人多火,多为阴虚体质。

26,贫血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吴鞠通)

指出贫血,血滞之证可从气论治,响应了气血之间的亲近关连。气能生血,气能行血。

27,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王旭高)

指出脾肾两脏的不同用药特色。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肾虚则精血不够,当治以血肉厚情之品。如龟板鳖甲阿胶等,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后天禀生,纳谷为宝,故培补脾胃要参以谷食之方。即既可补脾又可食用的药物。如薏米,大枣,粳米麦芽等。

28,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王旭高)

指出脾肾两脏的不同用药特色。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肾虚则精血不够,当治以血肉厚情之品。如龟板鳖甲阿胶等,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后天禀生,纳谷为宝,故培补脾胃要参以谷食之方。即既可补脾又可食用的药物。如薏米,大枣,粳米麦芽等。

29,凡草木诸药,以气胜者,迅而善行,以味胜者,滞而善守。(张山雷)

这边气指气息,并非指药物四气,味是味道。这句是说中药以气息浓烈见长辈,效用赶快善行而不守,以味道沉稳见长辈,效用徐缓善守弗成。

30,患大病,以大药制之,则病气无余,患小病,以小方攻之,则浩气无伤。(徐灵胎)

指出要根据病情轻重决计药量巨细,务使药病相当。

31,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吴鞠通)

强调理疗水湿病应从调气动手。

32,救阴无速功。(叶天士)

强调补阴疗法渐缓收功的特色。

33,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贫血多火。(程芝田)

指出胖瘦之人的体质特点,用药时也应有所偏重。

34,痰入心则癫,火乱心则狂。(唐容川)

强调了痰与火在癫与狂中的致病效用。两者也也许彼此转折。

35,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

此语指出带下病证的重要病机。带下量多或改变多因湿浊下注而至。化湿止带是其根基治法。

36,血不利则为水。(张仲景)

展现了水肿病的瘀血病机。唐容川亦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37,有痰之嗽主脾湿,无痰之咳主肺伤。(秦景明)

归纳了咳与嗽在病症和病机方面的不同。

38,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叶天士)

指出了齿龈和肾胃的络属关连。

39,土虚木必揺。(尤在泾)

脾为生血之源,肝为藏血之脏。若脾运强健,生血有源,则肝有所藏,若脾虚生化乏源,则可致使肝血不够,涌现昏倒,抖动等。治应安土息风。

40,新病朝急者为阳邪胜,暮急者为阴邪胜也,久病昼静者阳虚,夜静者阴虚。(杨旭东)

展现了阴阳之真假证候在工夫上展现出的不同特色。

41,阴之病也,其来缓,其去亦缓,阳之病也,其来速,其去亦速。(徐灵胎)

归纳了阴阳两类邪气致病的不同特色。

42,阳虚甚者,阴亦必虚,釜无薪火,安望挥发乎精微;气虚甚者,血亦必虚,车无辘轳,安望汲饮以浇灌;阴虚甚者,阳亦必虚,灯残油涸,焉能大放其辉光;贫血甚者,气亦必虚,水停浅舟,焉能一往而豪放。(石芾南)

注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的事理。

43,气足够就是火。(朱丹溪)

44,气不够就是寒。(张景岳)

很好懂得。

45,腹满时减,复依然,此为寒,当与温药。

46,腹满不减,减不够言,当须下之。(张仲景)

腹满真假两证的判别。

47,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叶天士)

48,先喘后胀治肺,先胀后喘治脾。(叶天士)

49,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无须用下。(叶天士)

指出暑病的医治环节和法子。

50,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朱丹溪)

指出湿邪在外与在里的不同治法。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全部人看到

相干赏玩

善用风药者治百病!

芍药甘草汤运用阅历归纳

《四诊心法要诀》脸部望诊

汗出如雨,服茯苓二两立愈

36组针灸名医典范配穴(发起收藏)

40个金贵小秘方,一次收藏,便利一辈子!

周仲瑛:知常达变,控制证的五性

搜罗各省、市老中医孝敬出来的个秘方

一次送上:句中医顶尖名句

方药,针灸,单验方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注释)

10则古今名医,经方1剂愈病验案摘录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它——人体各部位的引经药收藏进修!!!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感激您抽出·来赏玩此文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