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群蜜蜂像云朵般地聚集在香气四溢的花丛里 [复制链接]

1#

蜂蜜

蜂蜜出自《名医别录》: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陶弘景: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间作之。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为食悬树枝作之,色青白。树空及人家养作之者亦白,而浓厚味美。《本草拾遗》:按寻常蜜亦有木中作者,亦有土中作者,北方地燥,多在土中,南方地湿,多在木中,各随土地所有而生,色*味苦,主目热,蜂衔*连花作之。其蜜一也。宣州有*连蜜,西凉有梨花蜜,色白如凝脂,亦梨花作之,各逐所出。《本草图经》:食蜜有两种,一种在山林木上作房,一种人家作窠槛收养之。其蜂甚小而微*,蜜浓厚而味美。《纲目》:凡试蜜,以烧红火箸插入,提出起气是真,起烟是伪。

《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至1世纪)把"石蜜、蜂子、蜜蜡"列为上品,指出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公元4世纪,西晋与东晋之交的郭璞(~年)在《蜜蜂赋》中写道:"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这正是说蜂蜜和蜂蜡的性质及用途。

唐、宋、元朝以来,经济繁荣,农业兴旺,蜂蜜的应用也有了发展,从浩瀚的唐诗及其它方面的记载就可以知道。段成式《酉阳杂俎》、王禹称的《小畜集·记蜂》,苏轼的《收蜂蜜》和南宋杨万里的《蜂儿》等诗文中,均记载了当时养蜂和采蜜食用的真实景象。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经过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气味清香浓郁,味道纯真甜美。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蜜蜂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再由工蜂将转化后花蜜或分泌物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将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而水分含量少于23%的花蜜或分泌物就是蜂蜜。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会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好处

1)预防血管硬化;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促进人体内血液的正宗流通,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脂肪堆积,预防和延缓血管硬化。

2)调节血压;如果没什么禁忌,可以将一勺蜂蜜和两勺苹果醋,各用半杯水调制,每天空腹食用,无论对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

3)润肺止咳;雪梨一个,切薄片拌蜂蜜吃,每日数次。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4)解酒;抹在土司上或添加在茶里,含果糖的蜂蜜,有助加速酒精的新陈代谢。

5)护肝;蜂蜜护肝,每隔天早晨空腹和每晚临睡前食用。

6)消除积食;每天早晚空腹服蜂蜜25克,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不宜人群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乳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食入肉毒乳杆菌后,则会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乳杆菌性食物中毒。

食用蜂蜜中毒的婴儿会出现迟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吸奶无力,呼吸困难。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容易感染此病。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概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另外,父母在购买蜂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不要自行去蜂场购蜜,因为有时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粉,所酿之蜜就含有毒素,人吃了是会中毒的。

2、不适宜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