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www.jk100f.com/尽管已经入秋,但山中树木依然葱茏。在大关村的“天然氧吧”里,各种针叶树、阔叶树、翠竹、碧草在喀斯特山岩上疯狂生长,蔬果基地瓜果飘香。
大关村位于罗甸县云干乡,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区。上世纪80年代,大关村亩旱地分布在多个山垭、窝凼和陡峭的石头旮旯里,90%的山坡超过25度,全村找不到一块超过10平方米的自然平整地。为解决温饱,从年后的10多年里,大关村支书何元亮带领群众“劈千年石抠万年土造千亩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大关精神”。
近年来,罗甸县立足县情实际,向荒山要效益,发展火龙果、蜂糖李、脐橙等水果产业,发展铁皮石斛、岩黄连、金花茶等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绘制出一幅连绵起伏的大农业图景,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荒山变奏曲”。
上山入林打造“健康型农业”
采访中,村民石文江告诉记者,他不是最早在大关村发展中药的人。
大关人依托喀斯特大山发展“健康型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刚刚解决温饱,大关村群众就开始了“二次创业”,大力发展杜仲种植,年全村杜仲种植面积达到余亩。年,贵阳一家药材公司来该村开办杜仲加工厂,村委会组织收购皮叶,杜仲发展红火了起来,当年每公斤价格高达16元,户均单项增收元以上。
“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收入简直就是奇迹。”石文江说,他对在罗甸发展中药材信心十足。罗甸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艾纳香、贵州金花茶等产品,前有信邦制药,后有艾力康、君之堂、神农本草,一个个知名药企入驻,罗甸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年,石文江钻进大关村后的茂密森林,探寻“大关精神”,摸索“生态密码”,同时在喀斯特山石上种植岩黄连、铁皮石斛等林下珍贵中药材,并在老大关人开垦的千亩良田上种植“贵州金花茶”,开启了致富路。
“公司建了亩‘贵州金花茶’示范种植基地,农户在公司的技术指导下自主种植亩。”五湖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徐忠海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已将发展的重心从罗悃镇转向茂井镇,在这里做种源保护,建设示范种植基地和苗圃基地,同时在县城城东新区建设金花茶体验馆。
山坡上打造“智慧型农业”
熊启源是郎当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每年从5月开始,基地里的工人们就要进入“淌汗季节”,超过50度的坡度,超过35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在山地上做农业不是一般的辛苦。
为实现高效种植,郎当合作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用物联网技术来监控土壤墒情、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等;用分区管理的方式,实施枝条修剪对比、有机肥无机肥及复合肥施肥比例对比,同时建立大数据模型做病虫害防治;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来浇水施肥,为工人减负。4月中旬,基地安装了轨道车,今年采摘火龙果就能省劳力多了。
罗甸火龙果种植户喜获丰收。(董峰应摄)
与郎当合作社一起安装轨道车的还有龙坪镇六一村红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心公司)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红心公司*支部书记王芹芳告诉记者,年9月拖家带口爬上六一村黄花寨的荒山时,她一点底气都没有。
“以前我家是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挣了一些钱,想做投资,就投到火龙果种植上了。”王芹芳说,当她与家人一起爬上六一村旁的荒山,她傻眼了,几千亩山地,空着手爬高走低一遍都花了几个小时,要是种上火龙果,采果时要得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
后来,借助修建通村公路的机会,罗甸县将一条通村公路的通行路线从红心公司的基地里穿过,路虽然修得蜿蜒曲折,好歹解决了运输难题,王芹芳一家人才慢慢接受了这一场“山地上的创业”。
差异种植造就“立体型农业”
同样是主打水果的种植基地,罗甸县阳光果园却有点不一样。这个果园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存在,长期以来发展得不温不火。年,“四带干部”王成接盘以后,果园从多亩扩展到亩,走上了“立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什么叫“立体化”? 王成说这就是一个几何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按照海拔高低对种植品种进行了“梯级分类”,米以下种植区、米至米种植区,米至米种植区,米至米种植区,按照区域划分。
“我们对园区进行了改造,修建了机耕道,增添了一些现代农业必备的管理设施。”在果园,记者看到各种果树随山就势,果树挂满枝头。园区内设置糖醋诱杀蚊虫设备1万多个、杀虫灯数百盏,8个监控器远距离覆盖整个园区。
“我们的监控影像可以保存2个月,可以做到从火龙果开花到采收整个过程的记录,并以此构建起一整套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购买火龙果的消费者可通过这些保存下来的影像追溯其生长过程。”王成介绍,许多远方网友通过监控器看到园区的好风景好生态,对阳光果园出产的水果充满了信心。
环环相扣打造“循环型农业”
“去八一村嘛,那边山坡上的‘名堂’多得很。”采访中,罗甸县龙坪镇宣传委员杨梅向笔者推荐说,不到两年的时间,罗甸县纯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在八一村将曾经的荒山变成了果园,曾经的陡坡变成了梯田。
这个农业生态圈建在海拔米的荒山上。
在这个生态圈中,酿酒是第一环,剩下的酒糟还可以做猪饲料。养猪是第二环。养蚯蚓是第三环,猪粪便可以实现规模化养殖蚯蚓。把蚯蚓放在果树的泥土里,它能松土,减少了人力成本。产生的蚯蚓粪是‘有机肥王’,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结构,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反哺果树。而且蚯蚓还可以卖给外地钓友,效益十分可观。种植果树是第四环,经过两年的生长,多亩种植基地种植了葡萄柚、蜜柚、脐橙、血橙、西瓜、桃、李等10余种水果。
同样是走循环农业的“套路”,木引镇天纯农业的打法可谓“大开大合”,亩的荒山上种起了蜂糖李。
年10月,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南新镇棉簇村支书胡正明来到罗甸县木引镇考察,立即被这里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吸引,并在水井村的荒山上扎下根来,建设了多亩优质李为主的现代化高标准精品水果园,带动全镇发展蜂糖李种植1.5万亩以上。
“光种李子肯定不行。”胡正明告诉记者,他们在基地里建起乡村酒店,修游泳池,打造星空房、气泡房和小木屋,打造果树种植培训中心,既吸引游客到基地赏玩,又让不懂种植技术的群众到基地里学习,以种植产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和农技培训为延伸,打造一个“乡村综合体”。
此文刊发于《当代贵州》年第38/39期合刊
肖家云
作者单位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文仙周梦蝶
编审王铁清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