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报告文学丨画里山乡 [复制链接]

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方化祎

那山,是伏牛山。

三千里秦岭进入河南,把一段余脉留给了中原大地。形如卧牛的伏牛山,形成了*河、长江和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秀美的汝河,发源于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一路欢歌,汇沙河、投淮河,奔流入海。

那村,是三合村。

距汝河源头仅50余公里,静静的河谷两侧,就是这个村落。*庄乡曾经的贫困村,如今的明星村。

三三两两的游人,满脸稚气、青春飞扬的学生,随处可见的手绘墙画,已经改变了村庄的气质。近几年,三合村一跃成了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美术从业者的写生基地,省市领导眼中的脱贫典型。

世代与山林为伴,与庄稼打交道,仅仅四年前,村里几乎没人听说过手绘、写生这些词;四年过后,豫西山区的普通山村,却成了画家争相打卡的手绘小镇,一个名副其实的画里山乡。

第一章山乡巨变

只领略过三合村今天的人,很难相信它曾经的贫困。

在静静流淌的汝河两岸,夹岸而居的是三合村的一个居民点。距离很远时,手绘小镇的牌坊就映入眼帘,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别有韵味的文化墙。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整个村落显得格外清新淡雅。

得交通之便,拥山水之美。这样的三合村,怎么会与贫穷结缘?

借助无人机航拍图像,再往陡峭的山上走几遭,当年的贫困就可以想象了。12.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散落着32个自然村,居住着多名村民。

有人考证,三合村因靠近汝河便于行船,清末做过兵营,原名营房村。新中国成立后村庄整合,营房和附近三个行*村合在一处,村名改成三合村。今天要问村名的含义,多半有人会告诉你,三合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天地人和谐的意思。

“地像天上挂,旱涝都害怕。一场大雨下,要啥没有啥。”人均六七分地,还常常指靠不住。到年,三合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

“山多,坡陡,路差,田少,不穷才怪。”村支书武松生谈起过往,一肚子苦涩。

年,他刚高中毕业不久,汝河涨水,成了一道天河。“父亲感冒发烧,病情越来越重,去不了县城,又请不来医生。半个月就去世了。”父亲的死,成了他一生的痛。

年夏天,武松生的女儿在10多公里外的*庄上学。又是面前这条河,又是涨水。要开学了,望着这条河,硬是无法过去,家里人都急得嗓子冒烟。武松生只得跟孩子一起翻山越岭,走了一整天才赶到学校。

因为穷,事事难: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看病难、娶妻难。本村的姑娘往外嫁,外村的姑娘不愿来,好多人成不了家,村里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就有16个。

贫困曾逼着武松生离开家,外出谋生。前几年在城里开着饭店,“慌死慌活,人家叫老板,实际就是给人打工的。”武松生说。

也是生活的艰辛,逼着他最终回到家里,家里两个叔、一个哥都没有成家,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

要说村里,改革开放后一直在向好处变。但真正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从年开始的。这一年,村里冯亚珂和邻近三四家农家宾馆开始接待外乡人。一批批写生的学生、画家,给这个曾经破败的山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村里起名叫手绘小镇,这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新鲜事。

“手绘小镇是啥东西?不就是画画嘛。靠画画能挣来钱?”

村里的群众不理解。要扩大接收能力,必须增加农家宾馆的数量,相关的动员会开了10次都不止。到最后,几乎都是不了了之。

年春,乡里组织乡村干部、三合村的村民代表,到信阳郝堂、孟津卫坡、栾川重渡沟等地参观,这些地方的发展让随行群众眼热心动:咱们也干干试试?

武松生最早跟冯亚珂一起探路,他家改造成农家宾馆后,可以同时容纳30多人,年旅游高峰时,几个月收入2万多元。他怎么也没想到,以前在外拼死拼活、吃苦受罪,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待家里,也能轻轻松松挣钱。

之后三四年,三合村年年在变:

村庄告别以往的杂乱无序,变得整洁、漂亮了;写生客栈由4家发展到25家,写生餐厅、民宿等越来越火,成了支撑村庄发展的一大产业;村里不时冒出来一些新职业,乡土施工队、绘画模特、民宿管家、电商达人;村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孝老敬贤的多了,村民们变得更加自信了……

浅吟低唱的汝河边,不时看到时尚的城里孩子,画画、野炊、开篝火晚会,村里开超市的、养羊的、卖豆腐的,生意也被烘得越来越好。经过改造的民居,成了学生写生、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一些村民,成了画家和孩子们的模特……

年,村里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被评为AAA级景区。很快,三合村集体经济破天荒有了20多万元的收入。

年4月,省委书记王国生来到三合村调研。此后,他在多个重要场合,大力推介三合村,称赞这里“一支小画笔画出了脱贫路”。

第二章梦想发芽

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三合村的发展之路,既有侥幸,也有偶然。

在豫西伏牛山区发展产业,最便捷的当然是发展种植、养殖,三合村为什么选择写生基地?

打造写生基地、手绘小镇,论自然条件、公共基础、民居保护现状,与三合村条件相仿的村庄,数量并不算少。为什么成功的却是三合村?

回答这些疑问,要从返乡创业的冯亚珂说起。

年初,冯亚珂把郑州的画室交代给一位学生管理,打好行囊,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三合村。

仿佛此前十几年的奋斗,都是为着这一天的归来。

年1月,冯亚珂出生在三合村。在他幼年的印象里,村里穷是穷,但景色非常美。汝河边、山坡上、老树下,都曾留下他与小伙伴嬉戏的身影。初中时,学校组织了一次美术比赛,他不仅入选了,而且还获了奖,奖品是一个让他记忆深刻的作业本。

就是这一次比赛,让美术在他的心里发了芽。从此,他的梦想都与美术连在了一起。

后来,他先后到几个地方求学,在洛宁师范学校读中专、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专、在洛阳师院美术系读本科,长达8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与画笔分开过。

画画,离不开写生。林州石板岩的一次写生经历使他触动最深。

石梯、石楼、石板房,石地、石柱、石头墙……

当时从大巴车上一下来,眼前的景色,一下子把冯亚珂的思绪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一看到石板岩的风景,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想法:在三合村搞写生,也一定行!”

与石板岩一样,三合村也有着独特的风景。群山拱翠,绿水长流,灰瓦、土墙、石阶、古树。为了生活的方便,先祖们依山就势建造房屋,与周围山体、河流自然地“融”在了一起,方便、宁静、亲切。还有一些明清风格的古宅,随处可见的大树,豫西风格的四合院,热情朴实的山民,构成了一幅温润、和谐的山居图。

大学毕业后,冯亚珂选择了参*。服役的地点,在当时江西南昌的二炮基地。

基地首长们都知道这个会画画的小伙子。队伍上与美术沾边儿的事,比如办黑板报、出宣传海报,都少不了他。两年义务兵服役将满的时候,基地首长把一份提干表递到了他面前。面对这份表格,冯亚珂内心起了波澜。提干,是多少战士做梦都想的事儿,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从事美术的那份初心一直在向他招手,故乡也在向他召唤。

“别后悔当兵,当兵两年,至少可以保你20年的身体。”临走前,首长殷殷嘱托。冯亚珂后来特别庆幸*营的历练,铁一般的纪律、每天5公里拉练,赋予他一种力量,温和而坚韧:“打造手绘小镇遇到那么多困难,没有这两年当兵的磨练,我根本就坚持不下去。”

年12月退伍,他在原郑州财经学院院内,租了一层楼,接着在郑州干起美术培训工作。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年。

这年初,在业内朋友的一次聚会上,冯亚珂郑重提议,在自己的家乡三合村,创建一个长期稳固的写生基地,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响应。

冯亚珂回到了老家。当年,他是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说实话,当时我手里只有4万块钱,整个写生客栈建成花了万元。缺口都是爸妈从亲戚朋友那儿借的,为盖这个房,借了好几十家,亲戚朋友们都借过来完了。”

就这样,在朋友聚会讨论的第八天,冯亚珂家的写生客栈就动工了。当年7月19日,这个拥有多张床位的写生客栈就正式开业。不久,省内一家培训机构先后三次安排几百名学生来这里写生,冯亚珂暗喜:这个事成了!

这年夏天,*庄乡*委书记石胜*来三合村调研,被眼前的景象雷到了:从大巴车上下来这么多人,这是干啥的?在问清事情的原委后,石胜*赶紧联系了冯亚珂。

手绘小镇的设想,萌生于冯亚珂多年的写生实践,发端于美术工作者的独特眼光。石胜*仔细听他讲创办写生基地、手绘小镇的设想和创意。石胜*敏锐地意识到,许多贫困村苦于找不到脱贫产业,写生基地或许真能为三合村的发展,蹚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为什么不大胆试一试呢?

乡里专门成立了手绘小镇建设指挥部,三合村的发展路线图也越来越明晰:先期建造牌楼和小广场,改造街道两旁农家宾馆立面,装修豆腐店村民组的民居,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

十几天后,石胜*就带着设计施工人员,在三合村行动起来。

回顾三合村的发展历程,人们常常心生感叹:三合村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好*策,遇到了冯亚珂;冯亚珂是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时代。

第三章工匠“出山”

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在《造房子》一书中感叹:建筑文化传承的希望,在乡村。

在三合村,就能感受到这种历史和传承。坡屋顶、*土墙、石板路,农家的大树,还有村口的辘轳井,让人一进入山村,浮躁的心就能迅速沉静下来。

冯亚珂提出建设写生基地的想法时,别人的议论很快传到耳朵里。“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懂个啥?”

“咱们这儿这么穷、这么破,谁会来?”

冯亚珂告诉大家:“这些老房子和老物件,在画家的眼里,是建不出来的原生态,是难得的宝贝。”

慢慢地,保护村庄的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村庄修复过程中,不拆房、不填塘、不砍树、不填井,力求还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豫西山区居民的生活情景。

设计稿在图上,画稿在墙上、纸上、布上,要把三合村修复提升真正落到地上,最不能缺的,就是能工巧匠。

“在三合村的建设中,造就了不少民间工匠。”*庄乡常务副乡长杨江波认为,专注传统景观的设计专家李青峰,醉心民宿打造的崔高峰,都是这些民间工匠的代表人物。

三合村环境打造的第一战,涉及几项工程:牌楼、仿古文化墙、文化广场、农家宾馆的立面改造,还有三合村一个自然村——豆腐店的环境提升。如果说,冯亚珂是在用画笔塑造三合,李青峰就是在用砖瓦塑造三合。

年,李青峰出生在*庄乡龙石村。初中没毕业就出去闯荡,卖过百货、水果,跑过运输,也做过水族馆,设计过假山、水系。他喜欢钻研,喜欢学习,嘴里经常蹦出来对称、比例等新鲜词。

石胜*找到他,对他说,要把三合村省道旁边村庄的外立面整理一下。具体怎么整,石胜*提出理念,具体的由李青峰作主。

“转了三天,想了两天,电脑弄了一天。第七天,就直接上手开始干了。”三天时间太短,李青峰只能在附近转悠,他到了伊滨区的道湛村,去了嵩县的两程故里,从古砖老瓦的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

米的文化墙要展示什么?李青峰用石块、砖瓦组成了一幅幅山水民居图。山水田园、古树古宅,经他一组合,就像施了魔法一样,加上文化墙画框里充满乡土气息的手绘作品,幻化成一幅宁静拙朴的美好图景。

牌楼怎么建?李青峰的选择是,少用钢筋水泥,多用自然的材料。用圆木、圆柱、茅草,牌楼上书“手绘小镇”四个大字。就像一幅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勾画出了农耕文化浸润下的乡土风情。

李青峰搞设计“神”,脑子里先有个大概,与工匠们沟通后,再在施工中调整。经常是垒两层砖,就在旁边看着、想着,感觉不对立马调整。建建拆拆,拆拆建建,工匠里也经常有被“惹毛”的,干脆撂挑子不干的也有。

工程最紧张时,石胜*带着十几位乡干部,连着十几天“钉”在工地上。在维修豆腐店自然村的护栏时,他一不小心从两米多高的坡上摔了下来,医院。

“石书记为咱村摔伤了!”李青峰和三合村的乡亲们一样,又感动又心疼,干起活来更拼了。经过李青峰设计建造的这些工程,成了秀美三合的“脸面”和“招牌”。

在农村,房子是老百姓财产的大头,建房是不少家庭最大的生活目标。往往一家人省吃俭用好多年,才盖起一所房子。前些年,经济力量有限时,自然也盖不成多好看的房子。农村盖的新房几乎都是红砖墙、平顶房、火柴盒,没有变化、没有装饰,千篇一律。

这些年,老百姓腰包鼓了,眼光高了,一两层的平顶房越来越看不上眼。在三合村农家宾馆的立面改造中,李青峰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利用旧房拆下来的砖瓦石块,农村淘汰的老家具、石磨、坛子、罐子,给这些平顶房“穿衣戴帽”。

有人说,建筑也像是人,或端庄,或敦厚,或伟岸,屋檐是它的发髻或帽子,青砖是它的衣装,墀头是它的领结。瓦坡顶、三七柱、砖砌花墙,平顶火柴盒房经过他的设计改造,呈现出中原传统建筑风格,与周围山水浑然一体,立马有了神韵,有了气质。

三合村出名了,被动转型搞传统景观设计的李青峰,名声越来越响,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了。去年去欧洲参观,就特别留意那里的传统建筑,他发现,德国多年的电梯还在用,框架都是木头的,那色彩、纹理,透着一种年代感,美到了骨子里。

欧洲归来,他对传统景观设计更着迷了。

当下,嵩县不少地方在推进临街建筑的景观改造。传统风格的大坪广场,临路平顶房的立面改造,不少方案出自李青峰之手。他的设计,成了嵩县的“驰名商标”。一有什么难题,连县长宗玉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叫青峰来,他有办法。”

第四章多彩生活

今年1月6日,三合村上央视新闻联播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中原大地传为美谈。

村里一下出镜两个人,一个是冯亚珂,用画笔撬动村庄的返乡创业青年;另一个是张嵩现,曾是生活艰难的贫困户,经过奋斗打拼,变成了一个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典型。

张嵩现生于年,家里姐弟5个。母亲常年有病,生活非常困难。9岁那年,一场意外,让他丢了一条腿,另一条腿上也留下了触目惊心的伤疤。张嵩现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发奋读书,是当时村里少有的读完高中的人,作为残疾人更是十里八乡头一个。

为了谋生,张嵩现尝试了许多工种:开过小卖铺,当过裁缝,干过木工,开过修车铺,修过摩托车,干过电气焊等。回村后,在村小学当了十来年的代课老师。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张嵩现学会用一条腿骑自行车,爬梯子、做衣服、下地干活等,凡是正常人能干的他基本上都能行。

在张嵩现家东边,有一棵粗壮的*连树,谁也不知道啥时种的,树龄也有年以上了。家里有3间摇摇欲坠的堂屋,除此之外,陪伴他的,只有那棵无言的老树。

年,张嵩现家被确定为贫困户。那段时间,他经常失眠,觉着*的扶贫*策这么好,扶贫干部三天两头往家里跑,怎么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他下定决心,自强不息,不光要像正常人那样活着,还一定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瞅准了村里的生态优势,张嵩现开始养蜂。村里打造手绘小镇后,学生和游客越来越多,为他的蜂蜜销售打开了市场。借着支持贫困户创业的到户增收资金*策,张嵩现用元到户增收资金一下子购置了20箱蜜蜂,当年产蜜斤,挣了2万块钱。

“听到我发展养蜂的事儿,县残联为我送来了元创业基金,包村干部帮我协调贷来了5万元金融扶贫款,还教会了我上网查资料,帮我开辟了网上销售渠道,还送我外出学习养蜂技术。”

解决了资金关,又攻克了技术关和销售关,张嵩现的养蜂事业快速发展起来。到年,养蜂已达60多箱,年收入5万多元。搬迁扶贫让张嵩现免费分到一套新房。年过完年,在县里的三级干部大会上,张嵩现被授予“脱贫光荣户”。

更可喜的是,通过在网上销售蜂蜜,张嵩现结缘了现在的妻子,结束了大半辈子的单身生活。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送他一副对联:

人勤劳蜂勤酿生活甜蜜蜜,

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

如今,张嵩现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注册了“铁拐张”商标,合作社已经吸收了20余户贫困户,有的已经靠养蜂脱了贫。

在嵩县的宾馆里,“铁拐张”牌蜂蜜摆在大厅最显眼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残疾人,只要我们自立自强,一定能过上幸福甜蜜的新生活!”张嵩现说。

手绘小镇给张嵩现带来了机会,也为其他贫困户带来了希望。烧烤生意红火,让养羊的贫困户日子越来越滋润;老师学生们画素描,也催生了一批“农民模特”……

60岁的张星立,住在离张嵩现家西边不远的地方。因为家里穷,一辈子也没成个家。手绘小镇开业后,张星立成了画画学生们的模特。“业务”多的时候,一个月有六七拨儿,每次两个多小时,收入50元。

“我这头型老长,好画。”他跟画画的孩子们处得特别好。老师和孩子们留下来的肖像素描,他会特别郑重地挂在墙上。

第五章蓝图新绘

年3月,三合村来了几位戴眼镜的年轻人。坐着老百姓的三轮车,突突突行驶在山路上。时不时停下来,朝着村庄和山峦指指点点。

这些年轻人,是来自洛阳规划院的规划师凌犀和她的同事们。此行的任务,是响应省自然资源系统号召,为三合村制订多规合一的“实用”规划。

凌犀是北大毕业的研究生,这些年从事的多是城市规划。年出生的她,长着一张娃娃脸,在乡亲们眼里还是个小姑娘。她能感觉到,乡亲们的目光里,既有期望,也有怀疑。

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他们一行,就住在武松生家开的农家宾馆里。山太陡,汽车开不上去,他们就请乡亲们骑着三轮车带着,到30多个自然村里调研,一家一家跑。如今,三合村很多典型民居院里,还留有规划师们的手绘图。

在与冯亚珂交流时,他提出一条意见,要把规划做在老百姓的心坎里。经过反复思考,凌犀把它“翻译”了一下,就是用专业的素养,结合村庄的实际,反映群众的需求。

与村民打交道时间一长,年轻的规划师们学会了听“弦外之音”:

比如写生餐厅的老板,不知道啥时上客、来多少人,难以准备菜品……这意味着需要一个网上预约平台;比如群众抱怨紧邻省道车辆多,经常为接送孩子上下学耽误挣钱。这意味着,应该给村里设计一条慢行步道……也有村民很不客气:“俺村资源那么多,怎么不在规划里体现?”

在这位村民的带领下,他们还真到了未曾到的地方,特别是汝河南岸的一条隐秘的小山沟,当地人称青冈山。时至盛夏,小溪潺潺,瀑布叠叠,让他们眼前一亮:原来三合村不仅可以写生,还有这么多原生态的避暑休闲资源!

这也提醒他们再深入一些,把乡情村情吃得更透。后来优化规划时,哪里有口古井,哪里有棵老树,哪里有所民宅,都标画得清清楚楚。

三合村的规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