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长泡、牙龈出血、咽喉肿痛、身热烦躁……每隔一阵子,上火症状就会找上门?你是听之任之,还是随便吃点清火药?上火是机体的一种病理状态,用对清火药能有效缓解症状,一旦用错就容易伤身。教你用对清火中药。
火有虚实之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机运行,根据气机的不同状态,可分别归属为木、火、土、金、水。气运行较快就对应火,气偏于静止对应水。
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若空间狭小气机运动必然拥挤,为实火;若气机运行快,但空间不狭小,为虚火。实火侧重疏散,虚火侧重滋阴。
火可以出现在心、肺、肝、胃、肾等脏腑,均可选择中药治疗。选药时可根据性味归经,首先选寒、凉性之药;其次选药物的味,寒凉的药可分苦寒、辛凉、甘寒三种。实火一般选用苦寒、辛凉类;虚火可选甘寒之药物以阴。最后考虑药物的归经,如心火常选*连、竹叶、莲子心等;肺火可选桑白皮、*芩等;肝火益用龙胆草、川楝子等。
火聚集后产生质变会出现火毒,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需用苦味药将结聚破开,可用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连、*芩、大*等。
*芩最会清肺火
*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擅清肺火,发热咳痰、烦渴多饮、肤如火燎等可用*芩。此外,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病症也均益服*芩。
地*善清肾虚火
地*可滋肾阴为清虚火的良药。肾阴虚的人常伴有腰酸、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盗汗等症状,须用甘寒之药滋阴。地*富含汁液,其煎出的药液质地浓厚、色黑,能入下焦填补肾精。
禁忌经常用会内伤
清热药多苦寒,长期吃会伤害脾胃,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用药超过3~5天症状却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药前,应在中药师指导下分清类型,脾胃功能不佳、体质偏寒者应谨慎选用。苦寒药若应用不当,轻则脾胃受伤,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重则伤身体的阳气,引发四肢发冷、畏寒等。甘寒药使用不当也会伤脾胃,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佳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伤脾阳、致使体内产生寒湿,加重胃部不适,身体倦怠无力、大便黏腻。
另外,“苦燥伤阴”多数上火引起的热病可伤津液,用药不当,可造成阴虚,因此,清热的同时不忘养阴。
风热感冒,中医病名。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本品针对风热感冒之症,有清热解毒之效。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与感冒(伤风)相似,但患者症状体征多表现为热重寒轻。常见于感冒后期,或素体有热之人。主症以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脉浮数为特征,兼有头身疼痛等。
石膏、金银花、玄参、地*、*芩、麦冬、知母、蝉蜕、栀子、地丁等一四味。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口渴,头昏,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
END
编辑:王单单
版权声明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