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南天如何产生?
出现回南天的必要条件是空气露点温度高于室内地板(墙壁)的温度。
2.如何应对回南天?除了等迟来的冷空气(预计26日有冷空气入粤,但中南部沿海往往要27日才有感)。
当下首要应对方法是:关好门窗,①室内抽湿:就是要降低空气湿度(露点温度)。②室内增暖,升高室内地板温度。
温馨提醒:
雨雾天气,路面湿滑,请注意交通行驶安全!
出门记得带伞,雨鞋也建议备上,回家记得喝汤!(当然是祛湿汤啦)
春雨季节,祛湿不当,小心“湿滞”
“老广们”在这个时节会煲些汤水祛湿,但湿有“内”、“外”和“寒”、“热”之分,祛湿,首先要学辨病因、分证型再对症除湿。如果盲目煲汤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引起不适。
祛湿不当,小心“湿滞”
这个时节,湿气尤重,其“作怪”的机理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外湿:
外湿多从外而受,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比如,长期在水中劳作的人,湿气易由口鼻或皮毛肌肤侵体而引起发病,称为“外湿”;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微生物、营养失衡等多种因素也可导致外湿。
内湿:
内湿是指湿从体内生发,多由脾虚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即所谓“脾虚生湿”。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易克脾,以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入侵人体,阻遏经脉,困扰脏腑,所以春天机体易被湿所困。
湿邪致病:
湿邪致病,可以是外湿、内湿单独致病,也可以联合致病,并且外湿内湿之间可以互相影响。
不少人起初可能只是外湿,错饮了过多清热解毒的凉茶或汤药,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但祛湿不当反伤了脾胃,导致脾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湿滞内生,误入恶性循环。
“对号入座”选祛湿汤
不少街坊这个时节喜欢煲些“祛湿汤”或“祛湿茶”给全家人喝。于教授提醒说,盲目煲汤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引起不适。煲祛湿汤前,最好先分清所受的是“寒湿”还是“湿热”。
一般来说,“寒湿”者身体多有阳虚症状,平时较怕冷,喝热水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湿热”者平时比较壮实,舌质红苔*、厚、腻,口干口苦,大便*烂、排便不爽,尿*。
针对不同人群,于教授推荐了不同的祛湿汤方,快来“对号入座”,选一款啱你的试试吧: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起到温阳化湿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草水来饮用,有祛湿、清热功效。
老人:煲祛湿汤时不宜选太寒凉或燥热药材,可加适量补气养血汤料。可选用*参30克、大枣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生苡仁30克煲粥或煲汤,以起到益气健脾、淡渗利湿之效。
孩子:因小孩器官发育尚未完全,且脾常不足,煲祛湿汤选料用量不宜过多,宜考虑加健脾消食汤料。可选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实10克、山楂1个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湿。
来源:最紧要健康GTR、广东卫生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