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为四大种植区:
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又称华“中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区域,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主产绿茶、乌龙茶、*茶、黑茶、花茶等花色品种,也是我国发展名特茶的适宜区域。如安徽的*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位于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区域,包括黔、川、渝、滇中北、藏东南等地。是我国地形地势最为复杂的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以生产绿、红茶和边销茶为主。该区为茶树原产地,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叶的发源地。区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树的种类也很多,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茶树一应俱全。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又称华“中北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以东,山东半岛以西区域,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地处亚热带北缘,茶树采摘期短,尤其是冬季,会使茶树遭受寒、旱危害。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茶区土壤多属*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加之,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位于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区域,包括闽南、粤中南、桂南、滇南、台湾、海南等地。是我国最南茶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海南、广西、闽南和台湾等地。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