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春季湿气影响
春季特别是雨水时节,湿气增加,尤其是在广东地区,带来各种健康困扰。雨水时节,湿气渐重。在这个季节里,全国多地都迎来了雨水的洗礼,而广东地区更是陷入了“回南天”的困扰。
湿气,这一在雨水时节尤为突出的自然现象,对人体各部位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湿气可能导致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问题,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状况。当湿气侵入肌肤时,湿疹或疔疱等皮肤问题便可能浮现;若湿气上犯至脑部,人们会感到昏沉无力;而湿入筋骨后,肢体关节的疼痛、重着或肿胀,以及手足的沉重感,在午后时分尤为明显。
此外,湿气侵犯人体下部时,会导致小便混浊、大便粘滞不爽,甚至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女性则可能面临白带增多的困扰。若湿气停滞于脏腑之间,脘腹胀满、恶心厌食、腹胀乏力以及脾胃虚弱等症状便可能接踵而至,同时伴有发热与怕冷交替的复杂感受。
02祛湿汤品介绍
▍绵茵陈溪黄草煲猪横脷的组成与功效
该汤品利用绵茵陈、溪黄草等药材和猪横脷,通过合理的搭配,达到祛湿护肝健脾的效果。绵茵陈溪黄草煲猪横脷,便是一道备受推崇的祛湿汤品。
绵茵陈,这种草药在春季当幼苗长至6~10cm时,或秋季花蕾成熟时采割,经过晒干处理后,便可入药。它被誉为“绵茵陈”,具有清除湿热、消退黄疸的功效。而溪黄草,则能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应谨慎服用。此外,赤小豆也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它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至于猪横脷,它是猪的胰部,不仅有利肝胆的功效,而且不会带来肥腻之感,因此成为春夏季节煲汤的理想选择。
▍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煮制绵茵陈溪黄草煲猪横脷需注意猪横脷的清洗焯水及火候调节,适合脾虚湿困人群,但需注意孕妇和体弱者酌情饮用。猪横脷需彻底清洗并去除油脂,然后斩件并焯水处理。同时,将绵茵陈、赤小豆、陈皮、生姜(去皮切块)和蜜枣冲洗干净。
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处理好的猪横脷与药材、食材一同放入,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煲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享用。
此汤品旨在祛湿除困,同时护肝健脾。主要适合脾虚湿困且体质偏壮实的人群。妇女在怀孕、哺乳或月经期间,以及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建议少量或避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