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氏县南佐村刘秀井的传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否治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网络图片

元氏县南佐村刘秀井的传说

周捷敏整理

据考证现今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下的南佐村,古代战国时期属封龙邑,俗称封龙村。村中有一奇特的现象,井水不但又苦又涩,且煮豆豆不开花,而奇怪的是紧邻村外四周的井水则非常甘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从此天下大乱,各地英雄群起。刘秀自河南起兵反王莽,王莽则亲率大军追赶刘秀,拉开了王莽赶刘秀的序幕。

刘秀从河南南阳一路北逃,惶惶不可终日,狼狈至极。一日逃至河北元氏封龙山下,口渴难耐,两眼发黑,寸步难行。回头远望,王莽追兵扬起的尘土已越来越近,逃脱己无可能。此时刘秀悲伤之极,万念俱灰,不禁仰天长叹:“刘秀我英雄一世,今却落得如丧家之犬无处安身。苍天啊!为何让蛇蟒横行鱼肉百姓,而弃我刘秀呢?”说完欲拔剑自刎,然而因过度饥渴劳累,握剑之手刚刚举起却昏死过去。

待刘秀醒来,觉得身体清爽了许多,耳边已听不见追兵呐喊之声。睁眼四顾,北望是一座高耸立的青峰,自己躺在一屋前柿树下,旁边有一石凳上坐一位白须长发老人。

刘秀不解,问老者:“恩伯尊姓?此处何地?可否见到追兵?”老者回答说:“此乃封龙山下封龙村,老朽无姓号仙翁,蟒蛇遇龙气数尽,追兵至此退南行。”

刘秀听罢总算松了一口气,此时方觉口干舌燥,便祈求仙翁水喝。

仙翁凝视刘秀片刻说:“此处封龙村,村中水苦涩,屋前有一井,井水黄连泽。”

刘秀叹:“一路奔来,沿途见百姓身处战火之中,民不聊生,村中水虽苦,但能解渴,而百姓之苦又何能解?”

仙翁见刘秀关心天下民生,胸存大志,有抚慰苍生之オ,于是点化道:“尔千里奔波,筋骨劳困,饮此井水,苦心志存:北依封龙,南定乾坤,心系苍生,天下安顺。”

说话间仙翁拿来柳编小桶,上系草绳,从井中提水。但见此井粗不过人围,深则不见底。

刘秀纳闷问:“井细不荡桶,桶轻难沉水,绳粗不摆晃,井深绳不及,水何以提出?”

仙翁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龙蛇同一世,成龙在自身。”

说罢随手一甩,桶入井中,水提上来。刘秀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一气喝了个饱,可奇怪的是桶不大水却喝不完。刘秀本来渴得要命,开始没有觉得水苦,待喝足了再饮,觉得井水又苦又涩,剩下半桶水便不想再喝了。

仙翁见状起身腾云半空,说道:“老翁送你四句话半桶水半壁江山,霸王英雄世人叹,尔祖刘邦越鸿沟,一统天下苍生安。”

话音未落,人已不见,刘秀解其意,将半桶水一饮而尽。对天拜仙翁,面北拜封龙,近伏拜神井。

之后,起兵南下,在鄗京(今高邑东南)称帝,后率兵打过黄河,擒王莽,定都洛阳,成就帝王之业。

传说中的封龙村即现在的南佐村,刘秀井在南佐村礼堂西侧。据传:唐宋时期上京赶考路过此地的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朝拜,更有无数望子成龙的父母领子女前来讨水喝、许愿、教育儿孙。

因传说中刘秀自喝此井水后称帝,所以世人又称“成龙井”。传说内涵丰富的喻意,“龙”喻刘秀,“封龙山”喻封龙之地,刘秀饮井水喻“龙”得水。“蛇”喻王莽,“蛇”到“龙”地喻王莽必败。筋骨劳困,苦心志存喻古代名言“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北依封龙,南定乾坤,喻北有封龙之地(河北)依靠,南进可定天下(建都河南洛阳)。半桶水喻半壁江山,一桶水喻一统天下。

作者/来源:封龙文化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