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绿了岚皋富了百姓陕西省岚皋县林下经济 [复制链接]

1#

岚皋县地处秦巴腹地,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水源涵养区和全省23个林业重点县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期间,全县县域森林覆盖率由75.5%提高到80.2%,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走进岚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碧水清泉,小桥卧波,满眼含绿。

“我们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岚皋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围绕全县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速生丰产林、林下魔芋、富硒茶叶、猕猴桃、特色林果、巴山地道中药材为主的山林经济产业等为补充的生态农业体系。”岚皋县林业局长周春栋说。

暮秋初冬,笔者来到滔河镇双向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农户们正忙着砍灌疏林、整地、给黄连壅土、开沟、除草。现场呈现出一道繁忙的劳动景象。
  

“我今年51岁,家庭4口人,在秦茂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四年,每年劳务收入一万余元。”正在忙着干活的双向村一组贫困户江仕海一边给黄连壅土、开沟、除草,一边告诉笔者。

据悉,30余人在基地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当地的贫困家庭,每人日工资在90元以上,切实为当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增加了一份收入。

中药材基地的建成,不仅帮助有种植意愿的村民一起种植中药材,拓宽增收渠道,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发展林下产业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拓宽群众增收道路,用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的事实,激发村里人的积极性,最终为岚皋农业发展的“经济账”和“生态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林下产业已扛起了岚皋精准扶贫大旗。

立足林下资源,实现就地脱贫,让林下成为“聚宝盆”,让农民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路,林下产业在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和持续增收的同时,为实现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保障。江仕海是全县贫困户中受益者的一个缩影。该县林业部门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发展林下产业种植等方式,为群众增收开辟了一条林下绿色之路。

田间生机勃勃,山上绿意盎然,村民喜笑颜开……暮秋初冬时节,岚皋县山乡处处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岚皋县山林经济办公室主任郭永和介绍说,“聚焦发展林下经济,突出发展林芋、林药、林蜂、林菌、林畜、林禽六大林下模式,年发展林下种植17.86万亩,林下养殖.8万只,林下养蜂7.3万箱,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元,人均增收元。大力培育魔芋、核桃、茶叶等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全县建成以茶叶、核桃、猕猴桃、特色林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30万亩;建成以泡桐、杉木、厚朴为主要树种的速生林基地10万亩。年,全县实现山林经济产值21.3亿元,山林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元。”

“以前,我们想着养更多的猪羊;现在,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守护咱们的山林、河流……”说这话的是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忠银。他笑着说,要不是加入了生态管护员的队伍,作为贫困户的自己肯定想不到这么多。

有了生态护林员这份收入作“靠山”,朱忠银干劲更足了。“看我干活扎实,去年在林场干部的帮扶和指导下,我还养殖了四头山猪,销售了三头,纯收入多元;养殖土鸡余只收入多元;有林业技术人员的帮扶,十几亩土地也没有让闲着,种植七叶树三亩,拱桐树1亩,核桃树2亩。”

“我能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我很高兴,真是打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了现在这个‘铁饭碗’啊,俺家年底脱贫绝对不成问题了!”又正准备出门巡山的贫困户朱忠银同笔者说起自己现在的新身份时,一脸的感激和骄傲。

该县以“生态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惠民”为主线,在退耕还林、林业工程建设、聘用森林管护员、发展林业产业增收等方面,充分利用贫困户劳动力、土地和现有产业资源,把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兑付惠农补贴资金。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1.87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4.6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资金.56万元,一兑现公益林面积.39万亩,兑现资金.31万元,其中国家公益林51.98万亩,兑现资金.12万元,地方公益林68.44万亩,兑现资金.18万元,退耕还林转公益林面积20.97万亩,兑现资金.1万元。各项惠农资金覆盖贫困人口户人,受益资金.91万元,实现贫困人口户均增收元、人均增收元。

美了生态,鼓了口袋。把发展愿景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实施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主的绿化造林累计达17.8万亩,森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15.2万亩,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管理、抚育经营等工程,带动贫困人口人,人均增收达元。“两山”理论岚皋实践呈现出绿色大增、景色大变、收入大长的生态格局和喜人景象。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作者/来源:陕西法制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