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总务署在当地时间本月23日致函拜登,启动政权交接程序,实质上已经承认了拜登的胜利。回顾民粹主义总统特朗普的拜选,最大的输家或许并非是押错宝的台湾当局,而是一直以为可以在脱欧之后回归英美“特殊关系”庇佑的大不列颠。
英国在二战之后的国际政经地位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它曾经是联结在大西洋的两端——美国和欧陆的重要枢纽位置。而英国的脱欧,就是压垮这一枢纽角色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英国首相约翰逊,最后能否如愿以偿地和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在特朗普四年任期内,不断地加深同欧盟之间的分歧和根本政经利益冲突的背景下,从客观层面上看,英国在欧美(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联结作用,本身就已被削弱许多。
至于美国在拜登上台后,希望重返多边主义,巩固和欧盟在特定议题上的合作愿景下,英国现任的保守党政府或将直接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然而,笔者必须指出,英国未来这尴尬又悲剧的窘境,即便抛开欧盟和美国的因素,但作为乔接角色的英国,自己也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自打英国的脱欧公投通过后,脱欧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英国执政者的头上。英国的脱欧派,一直希望能分别和欧盟、美国签署贸易协议,但在英国当局因一些国际问题的处理态度上,同时触碰到欧盟和美国底线后,意图签订的贸易协议就陷入胶着状况。
这其中就包括,英国的约翰逊政府和欧盟就海上捕鱼的问题相持不下,英国多番蔑视国际法的行为,导致欧盟失去耐心,爱尔兰总理及外交部长更警告英国应该放下身段,与欧盟合作,否则后果自负。如此看来,欧盟应该不太可能和英国政府达成“加拿大模式”的贸易协议。而英国若失去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于疲弱的英国经济而言,可谓不堪设想。
再者,拜登的胜利,也为英美贸易协议的磋商,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由于约翰逊和特朗普的私交关系甚好,撇开台湾当局的不自量力,另一个希望特朗普在选战中获胜的就是英国首相约翰逊了。毕竟特朗普厌倦多边主义,在美国同欧盟的关系上,特朗普也没少做出打岔的举动,那么在脱欧之后,英国的约翰逊政府若能紧紧抓住特朗普政府的这层私交关系,那么英美之间确实能够展开较为广泛的贸易协议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更广泛合作。但只可惜特朗普在大选上失败,拜登终将上台,这给约翰逊政府打了个措手不及。
眼下,随着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在多边主义的规划上日渐清晰,失去英美“蜜月期”的约翰逊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加上早前,英国提出的“内部市场法案”已经多次触碰美国底线,美国的众议院议长,民主党党籍的佩洛西甚至还向英国的约翰逊政府作出警告,如果英国违反美国在众议院内有两党共识的《贝尔法斯特协议》,英美贸易的协议谈判必定会被否决,这无疑又是相当于给了英国的约翰逊一记痛喝。
另外,在英国本土方面,其实也有反对美国的声音,因为美国希望在英美贸易协议中,为美国医疗企业打进英国市场。此举明显会对英国的国有医疗系统的独立性造成威胁,因而英美双方并未能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英美自由贸易协议迟迟未能达成,就盖上述若干理由所赐。
因而,既然英国已经注定脱欧,且美国的拜登政府又终将上台,那么英国现在的“好日子”也意味即将走到尽头。纵然通过五眼联盟、或是英德法的E3模式,英国还是能在“后脱欧时代”中,找到自己参与“国际治理”的潜在模式。但问题在于,英国不会在这两个组织上取得任何主导地位:E3模式下,英国只能跟随法国、德国两个欧盟巨头的政治立场;五眼联盟中,英国又只能听从美国的意见;因而英国已实质性出现进退失据的立场,在未来的“国际治理”体系上,英国或许会是一咖,但绝对不会是个大咖。
如果当初英国留在欧盟,或许英国还能凭借跟美国的特别关系,协助美国和欧盟进行交流,保持自己在跨大西洋同盟的独特位置。可是如今一切大局已定,英国在面对美国和欧盟的两难局面下,只能自求多福了。
#传媒大家说#
#英国吃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