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潮州兴农惠农支撑富民兴村有道南方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多年的贫困户办起茶叶加工厂,家庭收入倍增;昔日的贫困村变身旅游胜地,大量游客慕名前往游玩;来自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海产品被销往全国各地,销量屡创新高……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潮州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年4月,潮州将“兴农惠农”列入“六大工程”进行重点推进实施,并提出全力抓好总投资超10.7亿元的15个兴农惠农工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资源禀赋,因地精准施策,促进联动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兴村。截至今年9月底,潮州全市4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年度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潮州取得“好”等次。●撰文:黄敏璇纪金娜潮宣保民生民生保障全落实稳定就业助脱贫年近50岁的林伟雄是饶平顶厝村的贫困户,全家居住在村里一处破旧的房子里。他本人受眼疾困扰30余年,因视力微弱无法外出打工。其妻子患有智力残障无法工作,两个儿子尚小还在读书,家庭一度入不敷出。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林伟雄家的房子开始进行危房改造。不久后,一家人搬进整洁又宽敞的新房居住。“喜事”成双。乔迁新居之后,林伟雄曾经几近失明的双眼也终于重见光明。多年来,林伟医院,视力一直无法得到改善。去年底,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林伟雄终医院成功做了白内障手术,双眼视力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林伟雄一家生活的巨大转变,正是潮州全面落实民生保障*策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潮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实教育、*策兜底、养老、医疗、住房和饮水等与贫困户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策。通过落实一系列的民生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安居、生活有保障。先安居,后乐业。为了帮助贫困劳动力落实就业创业,潮州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助力贫困家庭端牢就业“饭碗”,实现自力更生。一方面,潮州大力实施“潮州菜师傅”工程、“广东技工”工程、“南粤家*工程”、电商人才工程,开展茶叶种植制作技术、南药种植、农机技术推广、“乡村工匠”、优质果树种植和高位嫁接等培训,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人。另一方面,潮州积极举办精准扶贫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活动,协助贫困劳动力与企业无缝对接。截至今年上半年,潮州累计举办精准扶贫就业招聘会场次,进场招聘企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7.8万个(次)。同时,潮州还建成覆盖全市个村居的“村村通”就业信息网、“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45个,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人。生活有保障,工作有着落,潮州贫困群众快步走上小康路。去年底,潮州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底的元增长到元,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及45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兴产业产业兴消费旺坚实铺就致富路在饶平县石壁村,总面积达亩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里,连片种植着甜溪黄草、牛大力、草珊瑚等中草药,预计今年将为当地人均年收入增加约3.5万元;在潮安区水口村,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只蜜蜂漫天飞舞,目前,当地蜜蜂养殖年产值约12.5万元;在田湖村,去年5月新建的49.5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3万元……在潮州大地,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产业蓬勃发展,为贫困村及贫困群众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近年来,潮州以单丛茶、佛手果、广式凉果、水产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叶、青枣、青梅和水产等4个市级现代产业园建设为引擎,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茶叶为例,潮州充分发挥单丛茶规模优势,积极实施“科技兴茶、品牌强茶”战略,擦亮“中国最美茶园”“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最具有文化底蕴茶乡”等金字招牌,发展茶园面积23万亩,毛茶产值超过55亿元,联结带动农户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此外,潮州不断深化“万企帮万村”行动,全市5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超10万户,实现户均增收元;45个贫困村均有一个以上企业对接帮扶,建起饶中村枕头岽生态茶园、西山村大棚果蔬种植项目、新石村狮头鹅养殖等一批产业项目。随着产业扶贫成效逐步显现,潮州的消费扶贫也逐渐发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潮州通过开办广东东西部扶贫产品交易市场“潮州特色主题馆”,举办潮州扶贫产品展销会,设立扶贫产品专柜(饶平)和电子商务专馆,系统推介全市扶贫优质农产品,为潮州扶贫产品“走出去”搭建新窗口。今年6月举办的潮州市扶贫产品展销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消费,来自饶平县三饶镇的青柠檬在短短2小时就被一抢而空。同时,潮州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发挥饶平县“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优势,将汫洲大蚝销售至全国各地,汫洲镇多个海鲜电商经营者日交易新鲜大蚝达吨,年交易额近12亿元。在直播带货兴起的背景下,潮州还组织扶贫产品走进中山电视台开展直播带货,并邀请网红走进大门坑、燎星村等地进行直播,销售优质农产品。产业兴旺与消费扶持齐齐发力,潮州贫困群众的致富路得以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李雅林指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而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模式。旺消费乡村旅游促发展旧日乡村换新颜走进潮安区狮峰村,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村里的“新地标”——白鹭湖。每年夏季湖里的荷花盛开,如盏盏莲灯点亮湖面,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了大批村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废的鱼塘。年,狮峰村对老鱼塘进行回填打造,让昔日的“大鱼池”变成如今的白鹭湖。此外,狮峰村还依托狮峰山旅游和丰富优质的万亩淡水养殖资源,打造乡间民宿和美食店,同时引入萌宠乐园、儿童乐园、现代农业展示区等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住宿消费。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休闲旅游胜地。在潮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脱贫,狮峰村并不是孤例。例如,饶平县的东明村坚持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的新农村建设理念,突出竹、梅、客家围屋等元素,打造韵味十足的“梅竹之乡”,新晋成为“网红村”,从而带动村里的“梅园庭院”等一批农家乐、乡村茶座快速发展。同时,东明村留住客家围屋和梅竹相辉映的乡愁印记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了“东明样板”,为其他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潮州近年来全力推进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目前,潮州45个贫困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道路硬底化、村庄雨污分流管网、集中供水、*群服务中心、卫生站等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已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此外,潮州还充分发挥贫困村山、水、湖、寨、林、果、茶等独特内涵和优势,推进示范特色村精品村建设。经过一番改造提升,潮安区狮峰村、叫水坑村等荣获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饶平县英粉村获“广东省美丽乡村特色村”称号,湖岭村被列为第一批省定“红色村”*建示范工程村。乡村旅游让贫困村美起来,也让贫困村富起来。近年来,潮州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促进茶叶、竹子、青梅、佛手果等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体验线路结合,有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截至年底,潮州45个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1万元,增长到村均12万元,贫困村“后队变前队”目标基本实现。■个案饶平顶厝村:依茶而生因茶致富“每天村里各家各户采摘的茶叶都会一车一车地运到茶厂来加工。现在茶厂每天能加工五六千斤茶青,相当于每天生产近千斤毛茶。”说起村里新建的茶厂,潮州市农业农村局驻饶平县新塘镇顶厝村*建指导员刘海朝如数家珍。顶厝村位于饶平北部山区,是新时期省定贫困村。其境内的大质山与凤凰山相接,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林木资源,是极佳的单丛茶种植地。于是,种茶、制茶,成了这里世世代代村民的谋生之路。不过,以前村民制茶都是自家成立小作坊,生产不成规模,收益低。去年,刘海朝来这里驻村,看到村里的茶业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于是,他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一起,为当地茶叶实现规模化生产制订出一系列帮扶措施。“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首先要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我们引导村里的茶农嫁接优质高产品种,建起了绿色生态茶叶种植示范园。如今茶园每亩量产提升30%,达到每亩多斤。”刘海朝说。茶叶品质提升了,种植技术也不能落下。驻村工作队一边组织贫困户到凤凰茶区参观学习,一边请来潮州市茶农协会的专家技术员到茶园、制茶加工场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提高茶农的种管能力和制茶技术。“以前总是盲目干,管理方式随意,制作工艺粗糙。听了专家讲座和观摩示范后,我开始实行科学管理,改进加工技艺。现在我家的茶叶质量比以前好,卖的价钱也更高了。”经过多次技术培训,贫困户林志强逐渐成为一名种茶能手。引进高产品种、带茶农参观学习、请专家传授制茶技术……一系列提质提量的措施之后,扶贫队开始规划建立茶叶加工厂,彻底改变顶厝村以往的家庭小作坊生产模式。去年底,驻村工作队通过置换盘活村民老旧房屋建设用地建起厂房,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机械,创办了一家村集体茶叶企业。今年9月,茶厂正式建成投产,每天可加工茶青五六千斤。茶叶实现规模化生产,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林友林是顶厝村的贫困户之一,其母亲因瘫痪已卧床多年。为了照顾母亲,林友林无法到外地打工,只能在家附近做散工,工作不固定,收入也较低。茶厂建成后,驻村工作队安排他到厂里负责晒茶、杀青等工作,每月固定收入多元。“工作稳定下来,生活压力就没那么大了。而且茶厂离家近,我还能及时回去照顾母亲。”林友林说。“目前为止茶厂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约20个就业岗位,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乡到茶厂工作,还有人回来依托茶厂进行创业。”刘海朝介绍说,“同时,茶厂还与村里的茶农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保价收购茶青进行深加工,解决了农户茶青加工和销售难的问题。”就业有着落、茶叶有销路,村民的收入也有明显变化。年,顶厝村的村集体收入还不到1万元。近年来,顶厝村通过发展黑山羊养殖、大棚蔬菜、生态园等产业,使得村集体收入倍增。今年,加上茶厂带来的收益,村集体收入预计将增至近30万元。据刘海朝介绍,接下来,茶厂还将在现有的“购销合作+产品展销”的基础上,以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业为方向,以茶旅融合为发展思路,推动顶厝村茶叶产业优质长效发展。■人物低保贫困户:“靠劳动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今年70岁的林泽山是潮安区归湖镇铺头村的贫困户。几年前,儿子因脑萎缩无法继续工作,家中仅剩林泽山和儿媳两个劳动力。与此同时,妻子因腿部残疾需要常年吃药和治疗,两个孙子上学也需要生活费,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年,在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林泽山一家被列为低保贫困户。除了全家每月能领低保金,两个孙子每人每年还能领到元的教育补助。另外,在潮安区扶贫办、医保局等部门的资助下,林泽山妻子也成功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不用再为腿疾的医药费发愁。林泽山本人也获得到村里的佛手产业基地工作的机会,加上在村里做保洁员的工作,他每月固定收入元,全家的生活得以安稳下来。同为低保贫困户的林爱文一家,其近年来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潮安区凤凰镇的叫水坑村是产茶宝地,但以前因地处偏僻和生产技术落后,当地茶园收益并不高。为提升当地茶叶的销量,帮助茶农顺利脱贫致富,扶贫队不断邀请资深茶叶种植专家、茶叶制作专家对茶农进行专业培训,甚至将课堂开进乡间茶园里。在村里开展的16场茶叶培训课中,只要时间能安排过来,村民林爱文都会到场。林爱文是村里的低保户,家中九旬老母亲生活无法自理,妻子患风湿性心脏病已有30年。他不仅要照顾生病的家人,还要挣钱补贴家用,生活压力巨大。所幸,村里不仅为贫困户提供种茶技术培训,还为贫困户提供了购置制茶农具的全额补贴。在扶贫队的帮扶下,林爱文家用上了全套的现代化制茶生产工具,包括摇青机、炒青机、揉捻机、烘焙机等。这些“农具大礼包”,让林爱文得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事收入。“有了这些,靠劳动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林爱文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