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出门在外」的人来说
小吃就是家乡标签
味觉在情感的发酵下会变成文化符号
变成地方的代名词
变成思念的填充物
/
这是我们的新栏目
《寻找三水异乡美食》
为在三水漂泊的异乡人
挖掘地道的老家小吃
大埔腌面溪*草猪杂汤
提到客家,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食茶」,对早已把功夫茶融到骨子里的客家人来说,喝茶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客家人的好客和热情,也名不虚传。在拍摄时,就被老板邀请“喝一杯”。
老板是梅州大埔人,做的是大埔腌面。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着面馆。就“落户”在华景花苑楼下不起眼的地方。
“07年就已经开始做客家菜,17年接手了这家店,一直到现在。”每天从早上6点半开到晚上21点,许多街坊的早午晚餐都在这解决。
小小的店铺,没有精细的装修,恰似客家人的淳朴。贩卖的不过是十几块、有温度、有家乡味的客家特色,来的基本上都是回头客。
对于在三水的客家人来说,一份地道的家乡美食是可遇不可求的。简单的一汤一面,就能够饱餐一顿,简单的家乡情,可以吃上许多许多年..
“从小吃到大的腌面,在老家,一条街就有上百间吃腌面的店。”在梅州,腌面的地位是很高的。宛如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炸酱面。大家都是一碗能够代表家乡的传统面食。
一位大埔朋友说:“对于大埔人来说,吃腌面就像是三水人一定要饮茶一样的存在,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了。”
作为一名客家人的小编,也是来了这家店才知道,原来腌面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只放肉沫的大埔腌面,另一派是不加肉沫但有炸蒜的梅县腌面..
①
“一定要用生面”
腌面,必须要用生面。老板每天手工制作,面在滚水里快速烫熟,出锅时在漏勺上颠几下,沥干水,吃起来干爽有韧性,饱腹感很强。
②
“一定要放猪油”
烫熟后的面每碗都要放自家炸的猪油,加入葱花,最后再撒上胡椒粉。
③
“一定要加多点灵魂肉沫”
肉沫是老板每天新鲜炒的,大埔腌面的灵魂所在,就是这勺肉沫。一定要加多点!!
④
“一定要认准君记蒜蓉辣酱”
小编觉得,加了蒜蓉辣酱的腌面更加好吃。而梅州人对辣酱的选择也是非常固执,只认准君记。
⑤
“一定要趁热搅拌均匀着吃”
刚做好的腌面一定要抓紧时间搅拌均匀。放太久面会变成一坨,也容易变硬。看着平平无奇的一碗面,在这猪油和肉沫的加持下,香味十足。
腌面,其实就是拌面。只吃面会有点干,配上一碗汤就刚刚好了~每个上门来吃腌面的客人,都是人手一碗面,一碗汤,无一例外。
店里汤的选择就多达十几种,让你任意搭配。
“枸杞肉丸汤”
腌面的标配就是这碗枸杞肉丸汤,你可以选择猪肉丸或是牛肉丸,甚至两种混合也是ok的。
为了让客人吃上正宗的客家特色,就连肉丸都是老板夫妇亲手打的,而且还能单独买回家自己煮。
“溪*草猪杂汤”
“在三水是买不到溪*草的,所以每次都只能从梅州老家快递一大箱过来。”
客家人都很喜欢用草药来做汤,溪*草就是其中的一种。不知道这碗溪*草猪杂汤你们有没有吃过呢?
溪*草还具有清热利湿、退*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带点点苦味,也有很多人不太能接受。搭配猪杂,简简单单,浓浓的客家风味。对了,这里还有梅州特色老鼠粄,可惜去得太晚,卖光了..
///
对于离家在外的梅州游子来说
一碗腌面不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家乡的象征
长大后在外打拼,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偶尔难过的时候
也只能忍泪遥望着家的方向
这个时候,一碗简单的腌面
就能给予漂泊的游子们一个安身立命的慰藉
●浪记大埔手工面馆●
·地址·
三水区西南街道三达路30号华景花苑南
·营业时间·
早上6:30-晚上21:00
TODAYTALKING
今日话题
在三水
哪里还有地道的客家美食?
下一期你们想看哪个地方的美食呢?
评论区告诉我们呀
说不定下一家就是你的心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